世界钨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世界钨都

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号称“世界钨都”。

1907年德国传教士在大余县发现西华山钨矿。1914年,人们又相继在崇义县中梢、全南县大吉山发现大型钨矿,从此揭开了中国钨矿开采的历史。1931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兼任“中华钨砂公司”总经理,采钨砂近8000吨,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换回了大量的药品、食盐和武器,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赣州成立了九大国有统配矿山、16个地方国营矿山和20多个集体坑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钨原料产地。其间地质工作者探明钨储量的矿区106处,累计储量117万吨。钨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但高品质的黑钨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一,为全国同类产品的70%,世界的60%。

上个世纪中叶,在赣南的山沟里,溪水旁,到处可见手拿铁锤身背淘砂盘的人,当地人称之为“打砂子的”。他们衣服都被红土染成红了,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在废矿石边回收钨砂,从事这项职业的少说也有上万人,成为当年赣南山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要求中国政府将赣南大吉山钨矿的废矿石卖给日本,日本将免费修一条从大吉山至南昌的高级公路(七十年代的高级公路差不多与现代的磁浮列车相同的概念),据传周恩来认识到钨矿的废矿石中含有特殊稀有且珍贵物质,因此不同意此事,导致日本人的阴谋破产。目前国人还不知日本人想提炼废石中的何种物质,只好将废矿石用来修路建房。

随着一条一条矿脉的发现,作为 156项重点工程的补充项目。在赣南先后建成了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盘古山四个大型钨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正是这些钨矿石的出口,曾经为国家换回了价值七十五亿人民币的粮食和物资,为整个国家度过随后一段最艰难的岁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