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力学时: 时间是用一种反复的周期运动来度量的。力学时是历书时的一个延伸。例如用地球的绕日运动。 在上一世纪60年代,由于发现了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改用地球的绕日运动定义了历书时(ET)。那时的理论框架还是牛顿力学,只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是历书时。上世纪70年代之后,时间观测的精度使得牛顿力学不再符合观测,要用广义相对论。 太阳系质心系和地心系的时间不相同。在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定义了这两个坐标系的时间:质心力学时[1](TDB)和地球力学时(TDT)。当时称为“力学”,是这两个时间尺度可以看作是行星绕日运动方程和卫星绕地运动方程的自变量(亦即时间)。这里的D即dynamical,有力学的意思。TDT和TDB可以看作是ET分别在两个坐标系中的继承。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IAU的工作小组认为按广义相对论的概念,把力学时称为“坐标时” 更为恰当,并由于某种原因,另定义了质心坐标时(TCB)和地心坐标时(TCG)来代替TDB和TDT, 但是决议里仍保留了TDB和TDT, 可是将TDT改名为TT, 有点不想用“力学时”的意思。现在在两个坐标系中,很多实际的天文工作者常用的还是TDB和TT。目前最先进的行星和月球历表以TDB为时间引数,卫星和测地的资料处理也常用TT。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