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北京大学与河南省政府签定的省校合作协议中的重点项目,是北京大学、北大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京大学、北大附中主办的一所公办民助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学校位于郑州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市八千开发区,距京珠高速公路出口仅1.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创建于2001年,现有中学、小学两个校区,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在校生5600余人。学校建有多功能教学楼、师生公寓、大型室内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国家一级标准实验室、图书馆、电教中心、校园电视台、远程教育校园网、校园一网通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思想学校发扬“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北大传统,依托北京大学及北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始终坚持“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按照“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自身实际,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德育之路:学校以“孝敬教育”为切入点,以“富家寒教”为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层次;以“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为思路,以“铁纪柔情”为原则,立规矩、正言行,培养能力、开拓视野,开展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以“班本德育教材”为载体,以“班级自治、自主管理”为形式,打造书香校园,实现文化立校,让校园翰墨飘香、春风化雨。
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实行“培优补弱”辅助下的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效果为目的”为指导思想,形成自身课堂教学特色,培养学生的预习、质疑、讲解和自主命题能力;以学科主任为龙头,坚持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录像课、示范课、先行课、观摩课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坚持务实求真,同时开发班级活动课、校级活动课等为主的特色课程,将素质教育的理想转化为踏踏实实的教学实践。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立校,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师生文化品位,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原则,坚持“待遇留人、感情留心、事业留魂”,深化全方位的校本培训,打造“以爱育爱,以真求真”的优秀教师团队。学校每年拿出至少500万元用于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斥巨资为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设立奖学金与助学金,并与世界报业百强《大河报》联手创办河南省大河宏志学校,每年拿出300万资助优秀寒门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为解决新郑市家庭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校荣誉先进的教育理念、踏实的教学实践为学校赢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2004年首届高考以来,共40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其中考入港大3人,每年获12万人民币全额奖学金)、1200余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2003年以来,连续4届中考升学率、优秀率均居郑州市市直中学前列。2004年、2005年全国初中数理化竞赛,共有2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三科平均成绩均居郑州市第一。900多人次在国际、国内的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有3名学生在北京国际马拉松竞赛中分获第七、九、十三名的佳绩。
办学以来,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获得 “郑州市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心理辅导特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管理机制研究实验学校”、“河南省青少年航模传统项目学校”等数十项荣誉称号。2005年3月,学校通过“郑州市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同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并在“全国首届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评鉴活动”中囊括了“影响中国中部的教育品牌综合奖”、“品牌教育最具号召力奖”、“品牌教育最佳成就奖”、“品牌教育行业突出贡献奖”等四项殊荣。学校办学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反响。原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省委书记陈奎元、省长李克强、副省长贾连朝、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美国夏威夷大学名誉校长Clyde M.Sakamoto、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以及郑州市、新郑市党政主要领导曾到学校实地视察工作,并给予学校高度评价。
2006年春,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陈强经过在校长达月余的蹲点考察,于5月16日、23日、24日在《中国教育报》上用连续三个整版的篇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现象解析》为题,对学校先进的办学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大河报》也以连续六个整版的篇幅作了相关报道,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