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尼亚编年史》是刘易斯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三大奇幻小说之一,又译为《纳尼亚传奇》,讲述了纳尼亚这一虚构的王国的兴衰。共七部。已出版。其中第2部以排成电影。按照纳尼亚世界的时间顺序排列,是这样的:
1.《魔书师的侄子》(《魔法师的外甥》): 纳尼亚的诞生.
2.《狮子,女巫和衣橱》(《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帕文西家四个孩子打败女巫,成为纳尼亚的君王.
3.《马和他的男孩》(《能言马与男孩》): 一匹会说话的马和一个奴隶男孩历经艰辛保卫纳尼亚的故事.
4.《卡斯宾王子》(《凯斯宾王子》): 彼特他们再次进入纳尼亚,帮助逃亡的卡斯潘王子夺回王位.
5.《晓行号航海记》(《黎明踏浪号》): 卡斯潘国王去大海东方寻找被放逐的七位大臣.爱德蒙,露西和另一个叫尤特斯的男孩半途加入航程.
6.《银色椅子》(《银椅》): 尤特斯和一个叫吉儿的女孩一起进入纳尼亚,寻找失踪的瑞利安王子.
7.《最后的战斗》(《最后一战》): 纳尼亚的终结.
这个顺序,是现在大多数书店出售的版本的顺序,但当年各册的出版顺序不是这样的,而是2456317. 等我读完全书,才发现这点.有很大一部分死忠书迷坚持应该按照当年的出版顺序来读这套书,理由跟我坚持应该先看星战四五六,再看前传一二三一样.如果按照从一到六的顺序看星战,那么《帝国反击战》里Darth Vadar宣布自己是卢克的父亲那戏剧性的一幕就完全失去了震撼力(当然现在是地球人都知道这一点).《纳尼亚编年史》也是如此,有些包袱是一个一个抖的,如果顺序错了,包袱就没有了.
不过反正晚了,我已经读完了,所以也无所谓.还没读有心要读的朋友留意一下就是了.其实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读过了.
这套书,用一句话来形容,可以说每册都是相对简单,当然非常精彩的儿童故事,但七册的总和却绝不简单.总体大于部分之合的典型例子.
----------------------
给露西.巴菲尔德
亲爱的露西,
这个故事是为你写的,但是动笔之初我并没意识到女孩子比书本成长得快.你已经大到不看童话了.等到本书付梓,你的年纪更长.不过有一天,你会成熟到重新开始阅读童话.那时你就可以从书架上层取下它,拂去灰尘,然后告诉我你的看法.我也许已经聋得听不见,老得听不懂,但我仍然是
你的亲爱的教父
C.S.刘易斯
-----------------------
这是刘易斯在《纳尼亚编年史》开篇的献词.文字非常朴实(原文比中文更朴实),感情发自肺腑,道理千真万确.我应该就是到了重读童话的年纪.事实上,近年来真正打动我的书都是神话童话,不然就是奇幻科幻.当一个人初尝人生的悲苦,窥见生活的本质,他不可避免会追根溯源到最简单的概念,最凝炼的感情.通常,神话童话或寓言是这些介质的最好载体.
跟《魔戒》完全相反,《纳尼亚编年史》的文字很容易读.以至一开始我怀疑是不是买错了,买到了简缩版.每册都是薄薄一本,没有生僻字,没有长句,故事也简单.当然这是儿童文学的必要条件.不过越读到后来越佩服老刘.他的文字之美不亚于托老,于是开始在心里管他叫刘老.
简单的文章其实不容易写.这个道理,就跟家常菜不容易出彩,比划少的字不容易写好一样.《纳尼亚编年史》充满童趣和儿童逻辑,口气完全是个跟小朋友讲故事的老爷爷,孙敬修老爷爷.非常灵活.想象力惊人..《狮子,女巫和衣橱》那集因为从电影中知道了情节,还不觉得,其他六册,都有出乎意料之处,令人拍案(我是拍的枕头,躺着看的时候居多).全书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纳尼亚:地理,气候,人民(包括会说话的动物),风俗,食物,树木等等,每一册都有好玩的东西出现.文笔的幽默就不用说了.搞笑到抵死的人物也不止一个两个.英国作家的笔下如果没有幽默,那这个世界一定就有什么地方严重不对头了.
我最喜欢的是《银色椅子》,喜欢那段地底冒险,也喜欢那个Marsh-wiggle,不晓得中文怎么翻这个名字,是居住在沼泽地里的很瘦很高的一种类人的生物,当然是会说话的.这老兄的论调总是特别悲观,想什么都先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其实本人却是很坚强很忠诚的性格.他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在我看来特别搞笑.
几个进出纳尼亚的孩子里头,我比较喜欢性格不那么完美的爱德蒙,尤特斯和吉尔.人一有缺陷,说话就可以不负责任,就比较容易出彩抵死.最纯洁虔诚的露西,反而没什么好说的.
要挑出最爱蛮难的,七个故事个个都很精彩.
《纳尼亚编年史》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它强烈的寓言性和宗教性.没想到在这套书这儿受了一回基督教启蒙教育.
前文我一直没提最重要的角色:狮子阿斯蓝.这个角色贯穿全书,创建纳尼亚的是他,摆平所有问题的是他,终结者也是他.看过《狮子,女巫和衣橱》的电影,不难猜出他代表的就是耶稣本人.他也的确是.甚至是上帝本人.他是纳尼亚子民膜拜的对象.纳尼亚国王的宫殿在英文里的意思是:less place,就是说国王也是受命于阿斯蓝才能统治.不少不满意电影的观众抱怨结尾太儿戏,怎么四个孩子一下子就做了国王了.今天跟一个信教的朋友谈起,她说上帝很看重他的孩子(人类),《狮子,女巫和衣橱》的这个情节是跟这种信念相对应的.类似这样的对应在书中数不胜数,小到一两句对白,大到整个大情节都有.比如《银色椅子》可以当作纯粹的冒险故事来看,很精彩,但整个故事是有关sign的,是说无论如何都要跟着阿斯蓝的sign走,不可怀疑动摇.最后一册纳尼亚的终结则太明显了,就是末日审判和进入天国. 《狮子,女巫和衣橱》的主题也很明显,是耶稣牺牲自己救赎人类.
我对宗教的认识极浅,无法深入谈论这个方面,即使是如此,读的时候,每当阿斯蓝出现,我还是会觉得有点怕怕,因为接下来就全是他的天下,大家只有膜拜的份,不免沉闷.但不是不感人的.最后一册,写得极美,然而我忍不住感到一阵阵寒意,因为作者表面在描述天国,实则在含蓄地,非常含蓄地,抚慰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想象一个孩子在年幼的时候读过这套书,那么他长大了是很容易接受信仰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在为孩子们接受基督教信仰做准备.连我,看了这书,都觉得能写出这么美好童话的作者是个教徒,那么信教真的不是件坏事.
阿斯蓝(Aslan)就是土耳其语里的狮子.至于为什么是土耳其语,我也不知道.
关于作者
C.S.刘易斯1898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十岁丧母.是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神学家.死于1963年,跟被刺杀的肯尼迪总统同一天去世.他其实身世相当不幸,妻子死于骨癌.但他天性乐观开朗.所以《纳尼亚编年史》是快乐的,但有悲哀深藏.
他跟托金是好友,两人在各方面都不相同.托金不赞成《纳尼亚编年史》,可能是因为他很不喜欢故意在作品中使用寓言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