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和准格尔煤田“金三角”腹地,地处土默川平原中部,总面积2600平方公里,东西长 74.1公里,南北宽67.5公里。境内北部为大青山区,南部是土默川平原,分别占全旗总面积的25%和75%。旗境东连土左旗,西接包头市九原区,南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接壤,北同固阳、武川两县毗邻,全旗辖5个镇、3个乡、3个管委会。全旗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3%,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蒙古族0.8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29万人。
。旗人民政府驻地萨拉齐镇,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确定的自治区唯一的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土右旗历史悠久,秦汉时属云中郡,并置咸阳、犊和二县,之后历朝都有建制。民国元年(1911年)改县设知事,1950年成立萨拉齐县人民政府,1958年并入土默特旗,1969年1月撤销土默特旗建制,正式设置土默特右旗。
土右旗属农业旗县,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也是包头市主要的轻工原料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全旗共有可耕地10万公顷,现有耕地7.8万公顷,可利用草场5.7万公顷。2001年,粮食总产量达29.4万吨,牲畜存栏75万头(只、口);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葵花、甜菜、中药材、瓜类、蔬菜等。土右旗素有“葵花之乡”的美称,三道眉葵花籽以粒大、饱满、味美而畅销全国各地;中药材有上百种,其中正北黄芪、青山党参、枸杞等闻名国内外;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森林及林业用地面地3.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5.8%,沿山区经济林盛产中苹果及梨、杏、葡萄、李子等。
土右旗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59.2mm,年均日照时间2954小时,年均气温 6.9℃无霜期135天左右。全旗拥有水资源2.76亿立方米,其中地上水0.48亿立方米,地下水2.28亿立方米。主要水源黄河流经旗境113公里。全旗工业和居民用水均采用地下水,农业用水以黄灌为主,水利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优势。
北部大青山矿产资源丰富,且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特点,其中以煤炭最多,已探明的煤炭储量2.5亿吨,可开采量1.6亿吨,现年生产能力150万吨,煤种有无烟煤、焦煤、焦肥煤、焦瘦煤、电煤等。初步探明的其它矿藏有大理石0.8—1亿立方米,石灰石7000万立方米,泥炭 600万吨,石英石700万立方米,还有石墨、黄铜、云母、石棉、长石、白云岩等矿产和优质矿泉水。
土右旗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源充足。全旗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电容量8.125万千伏安,保证了全旗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新上项目的正常用电。
土右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极为便利。旗政府驻地萨拉齐镇东距呼和浩市102公里,西距包头市45公里,距包头机场40公里,南距准格尔煤田160公里。京包铁路、110国道和呼包高速公路横穿旗境,境内县级公路萨托公路已建成60公里的柏油黑色路面,萨凉公路83公里的改建工程于2000年底建成通车,乡与乡、乡与村公路全部贯通。开通了万门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旗、乡、村三级与国内外数字直拨。金融服务机构齐全,国外资金往来业务可通过包头市办理。全旗农村实现了初级电气化。煤炭、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地毯、皮革皮毛等产业较为发达,拳头产品有煤炭、化肥、水泥、硅铁、金属镁、地毯、皮革皮毛、水泵等,其中地毯、羊剪绒、水泵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并获得产品自营出口权。
土右旗也是山水相映、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境内有内蒙古中部唯一的原始次生林区----九峰山林区,面积1.25万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申报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著名的佛教胜地美岱召,位于110国道北侧、大青山脚下,如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明清时期土默川统治中心,现保存完好,城寺兼备,姿态古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清泉寺、朝阳洞等名胜古迹。
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机遇,土右旗委、旗政府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依靠当地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制定了《土右旗人民政府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和《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合作者、投资者以及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者,提供一系列最为优惠的政策、奖励办法和良好服务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金三角”腹地,东距呼和浩特102公里,西至包头45公里,南临黄河,北依大青山。总面积2356.4平方公里。东西长74.1公里,南北宽67.5公里,山区和平原各占25%和75%。全旗辖4个镇、13个乡、1个生态管理委员会,298个村委会,总人口3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共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蒙古族0.87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2.72%,回、满、苗、壮、朝鲜、达斡尔、白、黎等少数民族共0.33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1.03%。旗人民政府驻地萨拉齐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于1997年确定的自治区唯一的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土右旗历史悠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从秦代开始历朝都有建制。勤劳勇敢的土右旗各族人民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土右旗民族文化底蕴,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二人台、山曲儿是这里传统的艺术,书法、绘画、民族舞蹈也具有深厚基础。每逢喜庆节日,更有高跷、秧歌、社火等多种文化活动纷呈异彩。
土右旗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呼包高速公路、110国道、京包铁路横穿旗境,四通八达。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全旗现有耕地7.8万公顷,四大干渠横贯西东。作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和包头市主要的轻工原料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全旗年产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优质粮食35万吨,甘草、黄芪、党参、枸杞、板兰根等优质中药材闻名国内。土右旗还素有“葵花之乡”的美称,“三道眉”葵花籽以粒大、饱满、味美而畅销大江南北。沿山区盛产独具特色的中苹果、杏和李子等名优水果更是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目前,奶牛养殖已达到10万头。独具特色的农牧业优势,成为土右旗加快发展非常有利的条件。
土右旗北部大青山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5亿吨,可开采量1.6亿吨;大理石储量0.8-1亿立方米,石灰石7000万立方米,还有石墨、黄铜、云母、石棉、长石、白云岩等矿产,旗境内还发现多处矿泉水。我旗电力供应充足,农村已实现初级电气化,乡与乡、乡与村公路全部贯通,有17个乡镇已通柏油路;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全部开通,金融、保险各类服务机构齐全,可办理国内外资金往来业务。
土右旗山水相映,风景秀美,境内有内蒙古中西部唯一的原始次森林——九峰山林区,山势险峻,怪石林立,石壶飞瀑,流水孱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林区与即将建成的美岱水库连为一体后,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九峰山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美岱召古刹,城寺兼备,姿态古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清泉寺、朝阳洞等名胜古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全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亿元,比1998年增长25.68%,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比1998年增长9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比1998年增长5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38元,比2002年增长10%;新增住宅面积44.5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8.85平方米提高到25.3平方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小召子乡
小召子乡位于土右旗最东南端,距旗政府所在地45公里,南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东与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接壤,全乡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1.9万,耕地7.9万亩,辖25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汉、回、满、傣、哈尼、水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
小召子乡是个典型农业大乡,以奶牛养殖业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是当前农村的主导产业,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全乡奶牛总数5813头,奶牛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饲比例达3:4:3,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95%,实现了良种良法的合理配套。全乡已形成了以小麦、玉米、葵花、甜菜、西瓜、中药材、制种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
在招商引资方面,小召子乡党委、政府以诚信文明、宽松有序的一流服务环境,让利招商,以诚招商,全面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累计引进旗外资金1.2亿元,形成以汉宫地毯、炼铁、硅钙、运输、建筑为主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加快全乡招商引资步伐,乡党委、政府立足于“你赚钱、我发展”的经营环境,诚挚欢迎区内外商客来我乡投资创业,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和拓展空间。
小召子乡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努力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3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跨入新世纪,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小召子乡将创造一个个奇迹,收获硕果累累,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小召子乡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努力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苏波盖乡
苏波盖乡位于土默特右旗东部,乡政府所在地美岱桥村,距萨拉齐镇东17公里,紧靠110国道,地理位置优越。全乡计税土地面积72625亩,辖17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共有5794户,21928人,96个村民小组,7.2万亩耕地,是全旗的农业大乡和粮食主产区。
2004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工业立乡、工业兴乡”的思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想尽千方百计、下到千辛万苦、费尽千言万语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在去年建成的俏牌果仁、华盛食品、乳泉饲料、乃中乃片、尺鸿光缆、洗煤厂、采石厂的基础上,今年建成4个新项目:
1、市长青煤炭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
2、市长顺运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
3、聚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扩大再生产、新增资金100万元,年实现税金达7万元。
4、乳泉饲料加工厂注册资金100万元,已开工生产。
开工建设项目3个:
1、投资480万元的乳桥养殖小区。
2、投资1300万元的瑞仁胶囊和制酒企业。
3、投资1.5亿元的上海南浦乳制品深加工项目。
签订协议项目2个:
1、投资36亿元,占地2050亩的火力发电厂项目。
2、投资2000万元的高科技农业高效生态项目。
全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915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57200公顷,油料15000公顷,甜菜950公顷,药材700公顷,瓜果蔬菜2100公顷,其他作物13200公顷。年产粮2.4万吨。家畜总头数44650头。
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到目前全乡奶牛头数达到6953头,完成年任务9000头的77%,较上年增加2363头。引进澳牛4头,签订新西兰进口牛540头,建成2个养殖小区,11个奶站,建成青贮池392个,共计24200立方米,完成青贮饲料5200立方米,3634.8吨,建成沼气池44个。
吴坝乡
吴坝乡位于土右旗西部,东西南三面环绕萨拉齐镇,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型乡。吴坝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萨大、萨明、萨托、萨凉、萨秦公路的必经之地。全乡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5392人,财政收入1300万元,税源主要来源于硅铁、煤炭、矿产品经销、建筑、运输、农产品收购、餐饮等。
近年来,吴坝乡兴建了许多民心工程。一产业方面,圆满完成了吴坝村、朱尔圪岱2万亩的农业五期开发工程,正在实施范虎营村、上茅庵壕堰村1万亩六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这样就形成了3万亩的集中连片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在朱尔圪岱村建成了千母果园林基地,年产“沈农”、“123”、“苹果梨”近50万斤;在西老藏营、上榆树营建成了5000亩的地梨生产基地,年产地梨5000吨;在大袄兑章盖营村建成10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奶牛业在吴坝乡村村开花,建成奶站15个,奶牛园区5个,奶牛头数近10000头,日产鲜奶25吨,年育肥肉牛6000头,已成为富民的朝阳产业。二产业方面,初步规划和建成了小袄兑2000亩、大袄兑500亩、吴坝林场800亩三个支柱产业园区,该园区交通便利,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齐全。目前,引进的企业有硅铁、硅钙、洗煤、冶炼、农产品加工等,成为吴坝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产业方面,完善了五条公路商业带,建成了葵花市场、中药材市场、农副产品收购市场,发展了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成为吴坝乡繁荣经济最活跃的产业。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圆满完成了一二三产业的基础建设,为加快产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
党三尧乡
党三尧乡地处土右旗黄灌区中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28公里,萨托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全乡辖18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总人口15923人,总户数4398户,占地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53亩,有蒙、汉、满、藏、彝5个民族聚居,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大乡,种养结构调整力度大,特别是以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种植业方面,已走出了一条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路子,同时大力发展麻子、甜菜等“订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3年从呼和浩特市引进了紫玉米烘干、饲料加工于一体、总投资450万元、日处理玉米能力达到200吨的内蒙古正旺玉米饲料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逐年稳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和2003年两年连续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沟门镇
土默特右旗沟门镇座落在美丽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经济繁荣。全旗辖1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7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共有人口29300人,其中农业人口25900人,非农业人口3400人。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沟门镇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1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94%和48.5%。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业已形成了奶业、林果、蔬菜、药材等特色、绿色龙型经济。工业初步形成煤炭、金属冶炼、炼焦、建材等支柱产业,成为土右旗重要的工业产业区。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显著改善,科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沟门镇交通、区位、自然和旅游资源十分明显,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京包铁路、呼包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极其便利。地上地下到处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白云石、黄铜、石墨、云母、石棉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大杏、苹果、李子、大枣等。沟门镇还拥有非常秀美的自然风光,境内的清泉寺、朝阳洞以其深厚的佛学文化积淀和风景宜人的优美环境,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近年来,沟门镇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制订了一系列吸引外来客商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三晟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企业在此投资办厂。在新世纪的征程上,沟门镇将牢牢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托正在建筑的支柱产业区,以全新的理念和品位,为各类投资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沟门建设得更繁荣、更富强、更美好。
海子乡
海子乡位于土默川黄灌平原腹部,北与塞外古镇萨拉齐镇相接,南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毗邻,辖区面积141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5700多户,有蒙、汉回、朝四个民族共2.1万人,耕地总面积10万余亩,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具有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全乡通讯发达、交通便利,2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话、通车、通有线电视。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390元,财政收入达到944.7万元。
近年来,海子乡党委政府利用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全力推进工业强乡、奶业富民工程。目前全乡工业企业建成33个,年创产值1600万元,奶牛业从2002年开始起步,到年底实现户均两头的目标,现已建成奶站23座,奶牛养殖小区2处,月产鲜奶1826吨,月收奶款225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奶业大乡。第三产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现已建成农资农贸市场,葵花籽、白瓜籽购销市场和季节性错季蔬菜市场,全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乡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乡党委、政府曾多次受到市旗两级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六个好”党委、畜牧业发展突出贡献全优奖、实绩考核突出领导班子等奖项。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乡党委、政府并未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们正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借助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奶牛业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精心谋划乡村工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蓝图,决心做大做强奶业富民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毛岱乡
毛岱乡位于土默特右旗中部土默川平原上,东接土左旗的白音仓汗、沙海子乡,西邻三间房乡,北靠美岱召镇,南连将军尧乡,全乡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都为黄河淤积沙泥土地,全乡总人口1358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7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等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乡。全乡现有14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毛岱村,是全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毛岱乡自然条件较好,土地类型多样,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的优越条件。乡境内黄河水源发达,蹬口扬水站的民生渠、跃进渠横穿毛岱,地下水资源丰富,南部以井灌为主,全乡有耕地53686亩,年产粮食2000多万公斤,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葵花等,是土右旗重要的产粮基地。
毛岱乡交通便利,沙凉、河将二级公路横贯全境,44公里的沙石路面横通14个行政村,境内有11万千伏安、3.5万千伏安变电站一座,为土右旗容量最高的枢纽站,乡境内电力设施齐全,移动、联通两大网络也落户毛岱,通讯便捷。
改革开放以来,勇敢勤劳的毛岱乡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44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财政收入达到448万元,比上年增长4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0元,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的带动下,全乡已形成了玉米、葵花、药材、良种繁育籽种和打籽瓜子等生产基地;以奶牛业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乡养殖奶牛3709头,建成奶站11座,养牛小区3处,日产鲜奶22.2吨,奶牛养殖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毛岱工业项目区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已引进天津投资硅铁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利率3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150户,私营企业达12户,以毛岱乡政府所在地为主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设计和完成毛岱至任三尧商业一条街工程建设,投资优质树木10000株,绿化了道路两旁,完成毛岱村两公路油路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镇面貌显著改观,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科教、文化、卫生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按照包头市党委、政府关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旗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毛岱乡党委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思路和目标,即:继续深入贯彻旗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强化增加农村收入意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招商引资进程,努力推进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7840万元,财政收入增长56.3%,达到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3%以上,达到3680元。
将军尧乡
将军尧乡位于土右旗东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36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耕地7163226亩,4297户,17952人;交通便利,萨托、河将公路横贯境内,环乡路串联各村;水利设施完善,团结渠、北扬干、民利渠穿越境内,后荒地村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村村通自来水,为全乡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奶牛业不断发展壮大。截止现在,全乡奶牛5060头,日产鲜奶21吨,月收奶款107万元,仅奶牛一项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845元,全乡运营奶站20座,在建5座,养殖小区2处,青贮饲料4788吨。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全乡农作物总播面积91650亩,其中小麦11500亩,玉米35700亩,星火花葵 9500亩,甜菜2500亩,优质瓜果蔬菜2740亩,打籽葫芦1万亩,优质饲草7940亩,其他11770亩。总产量3531吨,小麦单产307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明沙淖乡
明沙淖乡是土右旗的农业大乡,地处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市金三角腹地,萨拉齐镇南15公里处,南临黄河,北距110国道、呼包高速公路、京包铁路15公里左右,西距包头市60公里,东距呼市115公里,距北京680公里,南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境内柏油路长2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通讯便捷,电力充足,水源丰富,环境优美。全乡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3万亩,人均耕地4.1亩,总人口1.8万人,5204户,辖1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
一、 立足农业大乡实际,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
多年来,种植业一直是明沙淖乡的主导产业,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葵花等传统作物为主。乡党委、政府在旗委、旗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思路的指导下,立足农业大乡的具体实际,确立了优化种植业、强化养殖业、搞活流通业、发展加工业,坚持为养而种,以牧促农,种养加相结合的结构调整新方向,从耕作制度改革抓起,制定激励机制,靠典型引路,积极引导鼓励群众提高种植业科技含量,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在调优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比例,先后引进农大108等小麦新品种,星火、向阳、美葵等葵花新品种,东陵白、陕单911、农大647等玉米新品种,麻子、冬瓜、南瓜等新品种48项,推广麻子套种小麦、葫芦、冬瓜、南瓜、胡萝卜,玉米制种等新型实用技术24项,使农作物种植结构由以前粮经比例5.5:4.5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现在的3:4:3粮经饲三元结构。
二、瞄准农区畜牧业,大力推进奶业富民工程
2001年,全乡仅有奶牛260头,随着市、旗两级建设乳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出台,明沙淖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积极抢抓机遇,把奶牛养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的重要工程,作为农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实施,迅速掀起奶业强乡、奶业富民的高潮。两年多来,经过政策鼓励引导,信贷有力扶持,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落实,广大农民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奶业发展突飞猛进。截止目前,全乡奶牛存栏9100多头,增长了35倍,19个行政村共建起奶站20座,并全部投入运营。从2002年,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设计拟建6个高标准养殖小区,现在有2个正在开工兴建,其中1个为集奶牛养殖、新村居住、沼气利用、绿色蔬菜种植“四位一体”绿色家园生态小区。此外,明沙淖乡的养羊业发展势头不减,六月末全乡小尾寒羊、山羊的存栏数达到23000只,并成功引进推广无角多塞特、波尔等新品种山羊。实践证明,以奶牛养殖为主的高效农区畜牧业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三、 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致力于改变大型工业企业空白的落后状况,通过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内引外联,成功引进乃中乃乳品生产企业、乳泉奶业公司、包头烟草公司明沙淖千亩治沙生态示范园、煤炭营销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引进资金7000多万元。萨明线柏油路已全线贯通,有线电视户户通达到全乡总户数的80%以上,村村安装了调频音箱。
四、 财政实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2000年,全乡财政收入仅为208万元,其中农业税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财政运转捉襟见肘,面对税源短缺,收入困难的实际,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增加财政收入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一是多方培植税源,在挖掘本地税收潜力的同时,注重吸引旗外挂靠企业,实现税收的有效增长;二是加大征收力度,开源节流,放水养鱼,努力提高财政收入;三是通过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实现财税增长。2003年,全乡财政收入实现526万元。今年,我们要确保财政收入突破12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为1850元,到2003年增加到3850元。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000元。
面对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明沙淖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坚定信心,以科学的发展观,大胆构筑,努力把明沙淖乡打造成为土右旗富有特色的经济强乡。
廿四乡
廿四乡位于土右旗政府所在地东南方向,萨托公路21公里处,全乡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528亩,人口14628人;全乡辖1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萨托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土地肥沃,2003年全乡完成总产值11378万元,财政收入40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530元。
农牧业是我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年均完成总播面积8万多亩,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甜菜、葵花、葫芦、麻子为主,优质饲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丰富的粮食饲草资源,为养殖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现在,全乡奶牛7631头,建成运营奶站19座,日收鲜奶32吨,月收奶款163.2万元, 新建高标准、集约化奶牛养殖小区2处,已形成奶户+奶站+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在全旗名列前茅。
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大做文章,重点放在农副产品流通和深加工上,引资建成2个年创利税100万以上的企业,今年在建一个利用牲畜粪便加工有机肥项目,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收购摊点5个,对全乡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以廿四村商业一条街为中心的集贸中心已初具规模,建成的各类摊点80多个,服务内容有农副产品、日杂五金、机电、餐饮、住宿、加油站、农资等,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既能带动本乡,又能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集散中心,被旗委、旗政府确定为全旗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之一。
廿四乡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于解放思想,大胆构筑,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乡各族群众,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为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懈努力。
萨拉齐镇
萨拉齐镇是土右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内蒙古首批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面积27.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1.43万亩,辖7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6.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2003年全镇生产总值4.5亿元,财政收入48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3元。近年来,萨拉齐镇依托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型园区奶牛养殖业,先后兴上3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头数已达4313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今后一个时期,萨拉齐镇将全面实施牧业富民、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和城建树镇“四大战略”,突出发展以奶牛养殖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型的园区养殖业、以PE系列管材为载体的工业企业、以餐饮、运输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以旧城中心区拆迁改造工程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加快全镇经济发展步伐。到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4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400万元,奶牛头数达到1万头,经济总量占全旗总额的比重达到22%,到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9.3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56万元,奶牛头数达到2万头,努力建成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园区养殖奶牛示范第一镇和包头市的卫星城镇,进入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镇行列。
三道河乡
三道河乡位于土右旗东南部,东北与呼市土左旗接壤,东及东南与托县毗邻,萨托、萨五公路横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乡17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人口14000多人,耕地面积5万多亩。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工副业。近年来,乡党委一班人解放思想,大胆构筑,积极引进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乡财政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是针对全乡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实际,积极引进资金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共引进煤炭、工贸、商贸、运输等企业家,引进资金5000万元,增长了4.42倍。2004年前9个月完成财政收入1200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1600万元。
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畜牧业的比重。奶牛总数达到5000头,日产鲜奶17吨,月收奶款86.7万元。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搞订单农业,保证农副产品有销路,2003年甜菜、白瓜籽、葵花等订单1.2万亩,占全年总播面积的2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900元增长到2003年的3210元,增长了1.69倍。预计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0元,比2003年增长29.3%。
三是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01年—2003年共投入资金55万元,修建乡村砂石路51公里,实现村村通砂石路。人畜饮水工程接入苏波盖水源,新上自来水工程,解决了12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8500多人、27000多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投资230万元改善乡政府的环境和办公条件,极大地改变了乡政府的对外形象,此外,还全面整改了低压线路,完善配套全乡的桥涵闸工程。
目前,三道河乡具备经济腾飞所需的交通、通讯、电力、土地等基础条件,社会治安良好,人民勤劳质朴,善良热情,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全乡干部群众热忱欢迎各级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办厂。乡党委、政府与全乡人民将本着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原则,给予投资者最大的优惠和最佳的合作。
沙海子乡
沙海子乡位于土右旗东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萨拉齐镇37公里,总人口1.06万,15个党支部,13个行政村,2838户农民,现人均纯收入3379元,全乡耕地5.8万亩,粮食总播面积2.9万亩,粮食总产量1.58万吨。有牲畜3.1万头(只),沙海子乡土地肥沃,交通变量、萨凉公路横穿境内,有着发展农业、畜牧业、林果蔬菜业的巨大优势。
近年来,沙海子乡党委一班人,以“求真务实谋发展”为指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促牧、以牧兴农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乡共有奶站14座,养殖小区2处,奶牛4045头,日产鲜奶8吨,日回收奶款1.6万元。乡党委一班人还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2004年,西南片共种植订单玉米制种3000亩,订单蔬菜制种150亩,订单小圆菜700亩,东北片订单甜菜1000亩,实现了农民稳产增收的目的。
随着沙海子乡科技综合服务楼的建成,沙海子乡沿萨凉公路两侧,规划出商业一条街2公里,发展乡镇企业区2千亩。全乡1万多名群众真诚欢迎有意投资的社会各界朋友前来创业。
双龙镇
双龙镇位于土右旗黄灌区东南部,与土左旗、托县毗邻,萨凉公路横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辖20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人口16897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了工业发展力度,全镇现有砖厂两座,面粉加工厂3处。今年,引进万方煤炭运销公司和飞龙汽车运输公司两个项目,工业总产值1.1亿元。
农业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注重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全镇今年的粮食产量25135吨,农业总总值3950万元。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速度较为迅猛,截止现在,全镇奶牛头数达到6439头,日产鲜奶17吨,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大城西乡
大城西乡位于土右旗乡最西南,东与明沙淖乡毗邻,西和北与包头市九原区沙木佳镇接壤,南与鄂而多斯市达拉特旗隔河相望,南临黄河,北倚大青山,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民风纯朴。全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总人口13242人,总户数3426户,有耕地7.5万亩,经济构成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兼有工副业。
2004年,大城西乡党委制定了“工业强乡,奶业富民”的战略方针,按照旗委提出的“扩大总量,加快速度,提高收入”的总体要求。大城西乡今年立足实际,大胆构筑,引进河北满城一家造纸企业资金200万元,成功的启动了原乡造纸厂,并新成立了土右旗联达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再生纸板纸,年产量预计达5000吨,利税20万元;引进资金200万元,盘活了原乡洗煤厂,并新成立了土右旗聚鑫洗选厂;利用荒废地兴建的土右旗大城西煤炭配送中心,目前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只等企业入驻经营;引进浙江锐峰矿业公司资金250万元,对大城西乡原煤矿进行了技术改造,使之由D类矿晋升为B类矿。在发展农区畜牧业方面,今年大城西乡在传统奶牛养殖基础上,大胆规划建设了两个高标准、封闭式牧场,这两个牧场的建成,使大城西乡的奶牛养殖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将使奶牛养殖由传统的分散型经营向奶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这对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和品位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美岱召镇
美岱召镇位于土右旗东部边界,呼包二市结合部。北依大青山,全镇20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占地面积71.35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耕地6.18万亩。呼包高速公路、110国道和京包铁路横跨境内,交通尤为便利,通讯发达、资源充足、矿产丰富,集汉、蒙、藏式建筑之精华的塞北独一无二的明代建筑美岱召庙位居美岱召镇,是国内外知名的观光旅游胜地。
农牧业发展状况:美岱召镇沿山区8个行政村人口多、耕地少,土壤肥沃,气候适中,适合中药材、蔬菜、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另外沿山区大量种植果、杏、葡萄等,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黄灌区6个村人口少、耕地多,以农为主,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养农;中片黄灌区6个村,土地集中,水利条件好,种养结合,同时扩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布局比较合理。
奶牛业发展态势良好,依托蒙牛、伊利两大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信贷扶持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积极发展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上半年定购进口奶牛422头,总数达到4890头,运营奶站10座,在建5座,内蒙古诚信开发公司投资200万元,占地135亩,能容纳1000头奶牛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已建成,新引进辽宁改良2号绒山养150只;新选聘了14名兽医防疫人员。
工业发展现状:年初投资2000万元年产45万吨重介洗煤厂已进入运营前的准备阶段,预计10月底正式投产;5月份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富龙煤炭开发有限公司已开始运营;注册资金50万元的弘昱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也进入运营阶段;4月份引进投资300万元的兴隆鑫煤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实现利税30万元,拟投资1亿元的中蒙兽药厂正在洽谈中。
九峰山管委会
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位于大青山腹地,地貌属九峰山核心区缓冲丘陵山地,西与石拐区的国庆乡毗邻,北与固阳县下湿壕乡相连,东北与武川县庙沟乡接壤,东南与土左旗青山乡相邻,东西乡长31公里,南北宽23公里,全区占地面积为630平方公里,约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交通便利,有枣沟、土右旗至固阳、土右旗至土左旗、土右旗至石拐区四大乡村砂石公路横穿管委会境内。辖区共有16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人口6430人(剔除移民人数),耕地面积22782亩,其中水浇地5900亩。境内有储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九峰山原始次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共有煤矿46座,小型洗煤厂2个,有天然林地33万亩,累计人工造林地23万亩。
管委会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地质资料表明管委会境内的煤炭储量丰富,煤的品种有无烟煤、主焦煤、主焦煤配煤、动力煤,现已开工煤矿有46对,并且煤炭产量大、品质好。主焦煤、主焦煤配煤是炼精焦的优质原料,而无烟煤、动力煤具有热量大的特点,是电厂用煤的首选燃料,因此,管委会境内的煤炭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可观。另外还有储量丰富的石英石、云母、大理石、花岗岩、石棉、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有常年流经管委会境内的丰富水资源,特别是去年修通了枣沟运煤专用公路,有效的降低了煤炭的生产成本,也为投资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管委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糜黍以及豆类、荞麦等小杂粮,经济作物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等中药材。管委会地处山区,土地有机质含量高,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空气新鲜无污染,生产的小杂粮是无污染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力强。而生产的中药材药性较好,产量大,效益大。
九峰山山区是土右旗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同时也是试点示范区。九峰山森林带是山前平原区以及呼市、包头地区的天然屏障,辖区内有天然林地33万亩,人工造林地23万亩,野生中药材108种,树种有100多种,野生动物80多种,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尤其是2000年成功申报内蒙级自然保护区,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土右旗下属乡、村
1965年,由原土默特旗西部地区置土默特右旗。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数万。蒙古语称西为右。
1970年,将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右旗划归包头市。
2000年,土默特右旗辖3个镇、1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142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萨拉齐镇 65087 双龙镇 14713 美岱召镇 20646 吴坝乡 15653 大城西乡 12847 明沙淖乡 16252 海子乡 10824 发彦申乡 7437 二十四顷地乡 12344 党三尧乡 13355 将军尧乡 16214 小召子乡 11001 程奎海乡 5730 三道河乡 11793 沙海子乡 9081 毛岱乡 12092 三间房乡 8554 苏波盖乡 18518 沟门乡 25123 耳沁尧乡 4397 公山湾乡 2629
2002年,土默特右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萨拉齐镇:辖 交通街、后炭市街、大西街、柴火市街、大南街、回民街、迎春街、青山街、新建街、大北街、影院街、林荫街、老窝铺、阿刀亥街、和平街、大东街、复兴街、解放街、太平街、兴隆街、车站街、东胜街、建设街、小东街、团结街、振华街、一0六街、黄河二处街28个居委会;大北、太平、后炭、复兴、大东、和平、建新7个村委会。
双龙镇:辖 双龙居委会;双龙西、双龙东、昌俊湾、西河堰、张宽营、何四营、东五台营、定襄营、繁峙营、牛犋、王木匠圪堆、刘家营、王家营、大六合、小六合、五台营、大王岱营、小王岱营、寿阳营、阳向营20个村委会。
美岱召镇:辖 美岱召居委会;何家库仑、西营子、协力气、芦房沟、瓦窑、北卜子、巧尔气、塔尔拜、缸房营、打色令、王家营、张二海子、波罗营子、车站、马场、美岱召、大脑包、沙图沟、河子19个村委会。
沟门镇:辖 阿刀亥矿区、一三七处街、农林街3个居委会;火盘、西湾、庙湾、后湾、东湾、小城、纳太、沙兵崖、北只图、威俊、此老气、板申气、马留13个村委会。
吴坝乡:辖 吴坝、朱尔圪岱、范虎营子、下七座茅庵、上七座茅庵、王光亮营子、大袄兑、公盖营、王庆营子、小袄兑、小场库仑、上榆树营子、下榆树营子、西老藏营14个村委会。
大城西乡:辖 大城西、杜四营、小板申气、苗六营、五圣公、茅庵、范家地、田家圪旦、尹蛇营、西杨家圪堵10个村委会。
明沙淖乡:辖 明沙淖、葫芦头、东葫芦头、肖大营、老樊营、十六股、岳家圪旦、杜四宽、东五犋牛、五犋牛尧、贺成全、虎羔营、王海和营、张丑营、杨家圪堵、把栅、马王庙、蒙家营、西坝全19个村委会。
海子乡:辖 海子、白庙子、高才举营子、杜守将营子、山格架、东兴地、中兴地、上兴地、西兴地、万和永、东八份子、磴口、黑训营、赵家圪梁、发彦申、德胜、周家营、秦家营、大喇嘛尧、竹拉沁、南尧、金家圪堵、六大股、玺城窑24个村委会。
二十四顷地乡:辖 二十四顷地、曹家地、大沙街、小沙街、壕畔、南官地、左家地、海心、石泥桥、二道壕、什大股、和义城、苗六泉、联合、高双尧15个村委会。
党三尧乡:辖 党三尧、五卜树、红泥圪卜、当铺尧、保旦尧、麻花尧、善丹尧、南善丹尧、杜家尧、兴旺、温布壕、田家圪旦、武大城尧、圪洞堰、石尧、堂圪旦、团结村、迭坝营18个村委会。
将军尧乡:辖 将军尧、二旺尧、下白青尧、上白青尧、老虎尧、周和尧、后荒地、杨立官尧、公布库仑、堂将军尧、盐海子、东哈家素、秋香尧、大喇嘛尧、水圪图尧、张立文尧、仁义昌、腮五素、西哈家素、六座尧、板定库仑、下四卜素、上四卜素23个村委会。
小召子乡:辖 小召子、建设、新建、王保公、王家尧、王西尧、庆隆店、韩二尧、一把树、张栓圪旦东村、张栓圪旦西村、三岔口、何四营、老张尧、腊卜、上尧、城墙壕、张召圪旦、程奎海子、大社尧子、胜利、团结、向阳、朝阳、王三成圪梁、八里湾26个村委会。
三道河乡:辖 三道河、郭庭贵营、壮丁营、兴盛、一间房、路三圪堆、新建、太平庄、新丰、王四顺营、武乡县营、召牛营、二道河、小滩、新滩、木头湖、新利17个村委会。
沙海子乡:辖 沙海子、下小韩营、上小韩营、壕沿、瓦不亥淖、苗四营、西一间房、磴口、丁贵香营、祁县营、永丰、张子淖、柳树淖13个村委会。
毛岱乡:辖 毛岱、任三尧、新营、侯家营、大古营、北牛皮营、榆次营、黑沙图、东黑沙图、樊家圪梁、沙圪堆、八犋牛营、南牛皮营、河森茂、葛家营15个村委会。
三间乡:辖 三间房、乡北官地、乡张老五营、乡磴口、乡下马召、乡上马召、乡牛五营、乡大板召营、乡大三眼井、乡小三眼井、乡庙营、乡朱麻营12个村委会。
苏波盖乡:辖 苏波盖、德胜营、王老四营、二座茅庵、火盘、四座茅庵、捣拉板申、丹进营、王大法营、石老藏营、新村、油房营、西麻糖营、上麻糖营、新营子、东老藏营、美岱桥17个村委会。
九峰山生态管理委员会:辖 耳沁尧、小坤兑、老窝铺、公鸡尧、德胜沟门、打井、石人塔、板申图、吕家圪旦、厂沁、公山湾、朱尔圪沁、巴总尧、野马图、香贵铺、曹德尧16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