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须
基本信息科 名: 箭根薯科 Taccaceae
物种名: 老虎须 Tacca chantrieri Andre.
赏花期: 4月10日 - 12月30日
定植地: 树木园、荫生植物园
别名:蒟蒻薯、山大黄
拉丁名:Tacca chantrieri
植物简介

稀有观叶观花植物,花朵紫褐色至黑色,为植物界中所罕见,且形状独特,花基部可生出数十条紫褐色丝状物,很象老虎的胡须,因此得名。喜阴,不耐强光,常生于低山沟谷密林下或溪边沼泽地。在1999年于昆明举办的’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老虎须作为大温室里的参展花卉,大放异彩,引起轰动,一举夺得金奖。由于目前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老虎须的生境也日益糟糕,现已渐危,被国家定为三级保护植物。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花瓣色彩十分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可谓应有尽有,但黑色花瓣的植物却颇为稀少,老虎须便是极为少见的一种。
产地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印度至越南也有。
形态特征具根状茎,高约60厘米。叶基生,单叶,矩圆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具叶柄。花两性,伞形花序,总苞4片,有花5~7朵,内部的苞片条形,长约12厘米,向外伸展,似虎须状,故得此名;花被片6枚,红色或紫褐色。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在华南、西南地区一般分布于低山沟谷密林下或溪边沼泽地,不择土壤。在南方温室栽培,越冬温度不得低于10℃。
园林用途老虎须是近年来上海引种栽培成功的室内盆栽花卉。它管理粗放,栽培容易,长势强健,无病虫害,不但能观叶,且又可在开花期观赏其奇特的花部结构。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庭院绿化布置、道旁、池畔,也是极为理想的观叶观花盆栽植物。根、茎药用。渐危,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繁殖培育老虎须以分株繁殖为主,结合春季换盆时进行分株。如盆栽,须保持盆土中有充足的水分,忌盆土积水,经常向植株周围洒水,并向叶面少量喷雾,冬季应减少浇水。
药用价值【别名】箭根薯、蒟蒻薯、山大黄、老虎花
【来源】蛛丝草科蒟蒻薯属植物长须果Tacca chantrieri Andre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炎,疟疾,疮疡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研末外敷。
【备注】(1)本品全株有毒。中毒轻者出现腹泻、呕吐;严重者则肠粘膜脱落,引起大量出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