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蹄 Radix Rumicis Japonici
简介(英) Japanese Dock Root
别名 牛舌头、土大黄、野大黄、东方宿 连虫陆 鬼目 败毒菜根 羊蹄大黄 土大黄 牛舌根 牛舌大黄 鸡脚大黄。
来源 为蓼科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茎直立。基生叶长椭圆形,长10~25cm,宽4~10cm,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皱折,叶柄长;茎生叶较小,基部楔形,托叶鞘筒状,膜质。花序为狭长的圆锥状;花两性,花被片6,2轮,果时内轮花被片增大,卵状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齿,全部生有瘤状突起;雄蕊6;柱头3。瘦果宽卵形,具3棱,黑褐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路旁或湿地。分布华东、中南及四川。
采制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类圆锥形,长6~18cm,直径0.8~18cm根头部有茎基残余及支根痕。根部表面棕灰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折断面黄灰色颗粒状。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酸模素(nepodin)、鞣质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通便。用于皮肤病、疥癣、各种出血、肝炎及各种炎症。
【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
【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 或羊蹄 R. japonicus Houtt.,以根或全草入药。春、秋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全草全年可采,或秋季采割,晒干。
【性味归经】苦、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通便,杀虫。用于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门周围炎,大便秘结;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黄水疮,疖肿,皮癣。
【用法用量】 3~5钱,鲜品1~2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 羊蹄根酊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预防感染作用 将根(品种未鉴定)煎剂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在试管内直接接触后注入鸡胚,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尿囊液蛋白质可大大降低这一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羊蹄根(品种未鉴定)煎剂浓缩后酒精提取物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抑制作用(试管中美蓝脱色法),对前两者白细胞的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瓦氏呼吸器测定法)。
4.副作用:
羊蹄含草酸,大剂量应用时有毒。大黄素的药理作用参见大黄条。
5.降压作用:
同属植物团酸模RumexconfertusWilld.的醇提水溶液对动物有持久的、中枢性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6.对消化系作用:
与大黄相似,小剂量有收敛,大量有轻泻作用。并能反射性的利胆,亦有某些止血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羊蹄报及根茎含有结合及游离的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总量l.73%,其中结合型0.27%,游离型l.46%[1]。还含有酸模素(musizin)即是尼泊尔羊蹄素[1]。
尼泊尔酸模根及根茎含结合和游离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总量l.42%,其中结合型0.51%,游离型0.91%,还含有酸模素和鞣质[1]。
功效
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羊蹄今人呼名秃菜,即是蓄音之讹。《诗》云,言采其蓄。又一种极相似而味酸,呼为酸模,根亦疗疥也。
2.《蜀本草》:《图经》云,羊蹄生下湿地。高者三、四尺,叶狭长,茎节间紫赤,花青白色,子三棱,夏中即枯。又有一种茎叶俱细,节间生子若茺蔚子,疗痢乃佳,今所在有之。
科属分类
蓼科
拉丁文名
1.Radix Rumicis Japonici
2.Radix Rumicis Nepalensis
主治
大便秘结;吐血衄血;肠风便血;痔血;崩漏;疥癣;白秃;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1.生于山野、路旁、湿地。
2.生于沟谷、河岸及湿地。
各家论述1.《本经》:主头秃疥瘙,除热,女子阴蚀。
2.《别录》:主浸淫疽痔,杀虫。
3.《日华子本草》:治癣,杀一切虫肿毒,醋摩贴。
4.《滇南本草图说》:晒干为末,敷马刀,石痈,疔毒,癣疮,疥癞,痈疽,瘘疬等症,用醋为使,破烂用油调搽。
5.《滇南本草》整理本:治诸热毒,泻六腑实火,泻六经客热,退虚痨发烧,利小便,治热淋。杀虫,搽癣疮、癞疮。
采收和储藏栽种2年后,秋季当地上叶变黄时,挖出根
部,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1.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各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选方
1.羊蹄根散(《医宗金鉴》),主治癣。2.验方(《圣惠方》):羊蹄根,以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温温顿服之,主治便秘。
用药禁忌《本草汇言》:脾胃虚寒,泄泻不食者切勿入口。
动植物形态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断面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较大,长16-22cm,宽4-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微心形,边缘微状波皱褶。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两性,花被片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成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面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成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宽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锐利,长约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叶片卵状长圆形,下部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10对针刺,针刺先瑞呈钩状弯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功效分类
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环境,能耐严寒,干旱及高温、高湿条件生长不良,产量低。土壤要求上层深
厚、肥沃、疏松,地下水位砂质壤上及腐殖质壤上为最好。坚硬的粘土及阴湿、低洼积水地区均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及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由于羊蹄是一种深根性的植物,为了提高根的产量,整地时必须深翻上地,耕深不少30cm,并施足基肥。耕翻后打碎土块,耙平作成宽60cm、高25cm的高垅,条播或穴播。
为便于苗期管理,以条播为好。如果采用新收的种子,不须任何处理,如果播种前用温水(20℃以下)浸泡1d,可提前出苗。北方5月播种,播种后10~15d出苗。每1hm2播种量约10.5kg,覆土3cm,播后要及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间苗1~2次。分根繁殖:将母株根头分成数块,每块至少有芽l-2个,然后按60cmx45cm行株距穴栽,每1hm2约需种块2250kg。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特别是天气干旱更要及时浇水。除作种用植株外,及早摘去花茎,可提高根的产量。种植期间要进行1~2次田间培土工作,以促进根的生长。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1)羊蹄 根类圆锥形,长6-18cm,直径0.8-1.8cm。根头部有残留茎基及支根痕。根表面
棕灰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祥疤痕。质硬易折断,断面灰黄色颗粒状。气特殊,味微苦涩。
( 2)尼泊尔酸模 根类圆锥形,下部有分枝,长约13cm,直径达2.5cm。根头部具残留茎基及支根痕,周围具少量干枯的棕色叶基纤维,其下有密集横纹。根表面黄灰色,多纵沟及横长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折断面淡棕色。气微,味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羊蹄 木栓层稍厚。皮层无机械组织。韧皮部细胞压缩。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少
数伴有纤维束,呈径向排列,较稀疏。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淀粉粒长圆形或类球形,长3-27μm,簇晶直径 38-115μm。此外,尚含黄棕色物。根头部
中心有髓。(2)尼泊尔酸模 木
栓层薄。木质部导管无纤维束伴随。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类梭形或类球形,长5-46μm。本品薄壁细胞不含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稀硫酸5ml,煮沸2min,趁热滤
过,滤液放冷,加乙醚5ml,振摇,乙醚液即染成黄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即成红色,醚层仍显黄色。(检查蒽醌衍生物)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0.2g,用甲醇浸浸泡5-6h,上清液作供试液;另取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酸乙酯-甲酚-甲醇(3:1:1.05:2)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