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菜,又名“地皮菜”、“地曲莲”、“雷公屎”、“救荒菜”、“踏菰”等。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味道清香柔润,含有海味,可食可药,既可炒食又可做汤,为上等佳品。地耳菜目前仍为野生,尚未见进行人工栽培,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蔬菜新资源。
特征与特性 地耳菜为土壤气生藻,紧贴地面生长,爬附于荒地、岩石周围的土表、草丛之中。外形似木耳,波浪形片状,藻体富含胶质。当晴天气候干燥时,藻休失水干缩,呈茶褐色或近黑色片状;雨天或湿度大吋,藻体吸水膨胀,粘滑,肉质呈橄榄色片状。地耳菜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忍受高温少雨、太阳强辐射、大风和干热风等,生长在年平均温度4-8℃的等值线上,可以忍受35-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多雨湿润气候有利于其生长,但过分潮湿时又不利于其生存。地耳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在许多高等植物无法生存的贫瘠土壤上生长,但它喜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和丘顶,而不喜洼地和背阴坡面及坡底。
采收与加工 地耳菜的片状较小,爬附地表且生长分散,常与杂草、杂物纠缠在一起,因而采收十分困难。但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为最佳采收期。当气温在20-28℃之间、空气湿度大、阴天或雨后时,是采收地耳菜的良好时机。此时,光线柔和,加上地耳菜吸水发潮、个体膨大,生长处于旺盛期,韧性好,不易破碎,采收较为容易。但需注意,雨后要等地表干燥方可采收,否则因其含水过多、易粘土,而影响质量。采收的方法以手捡为好,不宜扫取。从野外采回的地耳菜混有大量的杂物如泥土、杂草等,俗称“毛菜”,必须经过加工。
地耳菜,又名"地皮菜"、"地曲莲"、"雷公屎"、"救荒菜"、"踏菰"等。它富含多种营养
成分,且味道清香柔润,含有海味,可食可药,既可炒食又可做汤,为上等佳品。地耳菜目
前仍为野生,尚未见进行人工栽培,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蔬菜新资源。
特征与特性 地耳菜为土壤气生藻,紧贴地面生长,爬附于荒地、岩石周围的土表、草
丛之中。外形似木耳,波浪形片状,藻体富含胶质。当晴天气候干燥时,藻休失水干缩,呈
茶褐色或近黑色片状;雨天或湿度大吋,藻体吸水膨胀,粘滑,肉质呈橄榄色片状。地耳菜
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忍受高温少雨、太阳强辐射、大风和干热风等,生长在年平
均温度4-8℃的等值线上,可以忍受35-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多雨湿润气
候有利于其生长,但过分潮湿时又不利于其生存。地耳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在许多高等
植物无法生存的贫瘠土壤上生长,但它喜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和丘顶,而不喜洼地和背阴坡
面及坡底。
采收与加工 地耳菜的片状较小,爬附地表且生长分散,常与杂草、杂物纠缠在一起,
因而采收十分困难。但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为最佳采
收期。当气温在20-28℃之间、空气湿度大、阴天或雨后时,是采收地耳菜的良好时机。
此时,光线柔和,加上地耳菜吸水发潮、个体膨大,生长处于旺盛期,韧性好,不易破碎,
采收较为容易。但需注意,雨后要等地表干燥方可采收,否则因其含水过多、易粘土,而影
响质量。采收的方法以手捡为好,不宜扫取。从野外采回的地耳菜混有大量的杂物如泥土、
杂草等,俗称"毛菜",必须经过加工。加工一般分为摊晾、漂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工序。
摊晾时要将采收的地耳菜及时摊开,并尽量摊薄,以防增温烧坏。漂洗则要彻底清洗掉附着
在地耳菜胶体上面的杂物和泥土,然后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的地耳菜,依片状大小进行分级、
包装后即可上市;若数量较大,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之中贮存,待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