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男,1950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
先后主持13项(次)国家级中医药重大攻关课题(项目);研发新药5个;已获中、美、日、欧(共体)、俄等国的药物专利21项;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获部(省)级一、二等奖5项。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当选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是我国第一个中药静脉乳剂的研制者、中药制药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也是成功将多项中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家。
学校毕业后李大鹏来到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当时的科研条件相当艰苦。1989年一个炎热的夏日,李大鹏所在的狭小闷热的实验室里,1万升化学溶剂因高温突然爆炸起火。他全身85%的皮肤被烧伤,双手被烧得卷曲变形,肝、肾、心功能也严重受损。
李大鹏一直在实践“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振兴民族医药工业”的理想,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光彩;始终在坚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信念,尽其所能回报社会。他研究的焦点落在了薏苡仁的抗肿瘤药理作用上,矢志要研发一种中药新药,不仅能杀死癌细胞,而且对正常细胞无害,还能促进提高免疫功能。
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药高科技新药研究。设计、主持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五”、“八五”攻关课题“薏苡仁酯制剂及其抗癌作用机理和临床的研究”。课题研究的重大成果“康莱特注射液”填补了国内外双相抗癌中药静脉乳剂的空白,此项成果被有关专家誉为“我国中医药在近代发展历史上三个突破性成果”之一。该成果被国家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药创研二等奖”,并被列为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基金“A级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经贸委的“双加项目”和国家科委“九五”滚动项目。发明技术及药品获得中国、美国等国家发明专利。为使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领衔创办了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康莱特注射液目前正在向美国FDA申请进入美国主流医药市场。 还主持了中药高科技创新研究课题多项,其中有“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在中药领域产业化应用研究”、“薏苡仁酯碘化油抗肝癌的研究”、“康莱特软胶囊制剂的研究”等。
2.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汉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1978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1980-1982入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各项展览并在全国多种报刊及画册上发表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曾由国务院、文化部组织在美国、俄罗斯、巴西、比利时、新加坡、日本、澳门等国家展出。曾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并参加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邀请展,或河南省歌词美术作品展二等奖、优秀奖、一等奖、金奖等。
水印木刻《霜柿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版《萝卜地》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岭上》入选第二届全国三版展,《雄性》入选全国第三届三版展览并为美术馆收藏。
3.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字景仰,安徽合肥人,1942年生于苏州。1959年留苏州市第五中学任教,1961年毕业于苏州教师进修学院化学专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教学委员会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自幼票承母教,16岁始从吴门书坛蒋吟秋先生门下并得到姚抚屏、严庄、陈墨移、费新我、汪星伯、钱太初等名家教诲,获益匪浅,19岁时又从吴似兰先生学习国画。1961年任苏州市青年书法篆刻研究会(组)长,1977年文革后复任中青年书法篆刻研究会(组)长,并在市内积极倡导书法普及教育,于中山业余大学、市文化馆、市教育局举办多期书法讲习班,培养后进。个人书风洒脱泼辣,寓劲秀妍雅于一体,注重传统,讲究线条的准确、洁净,视点画为书道的情性精粹但并不排斥"现代书法"和"日本假名书法"。
近四十年来潜心研习汉魏、唐宋诸碑。偏爱石门、鲁峻、张黑女墓志,尤对杨少师、褚、米、董诸家法帖具握娴熟功夫。作品有被各地文博艺术馆收藏,并至日、韩、港、澳、新加坡等地交流展览,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届书展、全国第一届职工书展、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展,并在全国获奖。
4.湖南岳阳自由画家1963生于湖南岳阳,1979-1982就读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设计,1984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1987从事自由职业至今。
展览
1990纪念凡高逝世一百周年北京
1993双人展北京音乐厅画廊
1995联结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
1998个展德国Asia-occident.kiel1999China46上海
5.许昌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研究员男,1978年11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本科,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2006年7月来到许昌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方面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在SCI刊物发表论文1篇,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
6.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出生于1980年1月15日,2000—2004 年 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纤维艺术工作室并获学士学位,2004年至今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装饰专业,2005年至今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展示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读 。
2002年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北京) 。
2003年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个人作品展(北京)
2004年 共享空间--中日现代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上海)。
2004年 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银奖(上海)。
2005年 鲁艺杯教师作品展 学术奖(沈阳) 。
2006年 国际纤维艺术家邀请展(北京) 。
2006年 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铜奖(苏州)。
2007年 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主体壁画《胡杨》、《银杏》制作。
2007年 毛主席纪念堂大型壁画《祖国大地》制作。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纤维艺术委员会 会员 。
主要教授课程 : 纤维工艺 素描 造型原理 装饰绘画与材料表现。
7.原中国四联钛设备公司常务经理1931年生,安徽临泉人。1963年南京大学外语系毕业。1949年前,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曾任解放军金陵支队分队长。1949年后,参加接管南京工作,任军事联络员,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燕子矶营业所副主任。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宣传司,负责对外宣传法文稿件的审定,兼管我国驻非洲各国使馆的新闻公报的供稿工作。后调到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全国化工与炼油机械行业技术情报网的组织领导工作,后任钛设备技术室开发部主任,筹建钛设备设计制造公司负责人之一,中国四联钛设备公司常务经理。组织编写《钛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一书。1986年被评为全国钛推广应用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联合颁发的表彰证书。
8.中科院海洋生物种质库负责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种质库负责人,主要从事海藻生理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参编专著2本, 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业绩和近期进展:
收集保存了红藻门和褐藻门海藻共38种243个品系的细胞种质,原种分别来自西欧、北美、东南亚和中国本土,已开始基础研究和生产应用的接轨 。 主持“紫菜种苗工程”,发表论文和报告30余篇,申请专利4项,创效益10亿元。2000年获中科院及国家海洋局一等奖共2项,2002年入选国家奖参评项目 。
9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大鹏(1932年 6月 -2001年10月),男,汉族,字壮飞,又名觉生,号惜分阴斋主人、望旭楼主、湖东居士。193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民革成员。
祖父曾在北京开设“老米碓坊”,结交了许多旗籍贵族和达官显宦。父亲中过晚清登州府秀才,科举废除,由于祖父关系进入京师高等审判厅做小京官。民国时期,历任海关关长、县长、货物税局局长,国民革命军参议,芦沟桥事变前任山东省政府秘书。沦陷时期,不仕伪职,避居京都。
李大鹏是父亲五十岁时生的独子,八岁以前随母亲在烟台生活。1940年秋,父亲令仆人将李大鹏送到北京,由他亲自教授经史和书艺词章。三年中先后读过《四书》、《左传》、《礼记》、《东莱博议》和许多古文、诗词。书法则临写过欧、苏、王、赵和《灵飞经》。1943年暑假后考入北京育英中学初中。
1945年,日寇投降。父亲原定“复员”回济南省政府,随后时局变化无法成行,故乡烟台又已解放,交通断绝,遂于寒假后带李大鹏去了天津。天津大中光铁工厂有父亲的股份,经理是李大鹏族兄,住有许多客户,整日酬酢频繁,李大鹏也没再上学。
1947年2月,父亲在天津逝世,当时李大鹏还不到十五岁,但从此要独立生活并负担家庭生活的重任。当年秋天,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占领了烟台,恢复了与天津的海上交通,李大鹏回到了阔别七载的故里,重与母亲团聚。
入侵烟台的国民党军队是第八军李弥所部,李大鹏家客厅住着42师第三团团长田仲达(后升副军长,率部于云南起义)。通过朝夕接触他对李大鹏的国学基础、见闻知识、谈吐应对以及翰墨书写都大加赞赏,经常请李大鹏到团部共餐,还多次表示要延揽到他身边做副官、司书之类的少尉军官,都被李大鹏婉言谢绝。恰值此时,李弥在烟台成立“自卫团”,名义是“保卫乡土”,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李大鹏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保公所要李大鹏出一大笔“壮丁费”,否则就要自己出人。“自卫团”成立三个营,军官由第八军的三个师分别配备,田仲达团的副团长彭剑明就要到第三营当营长。彭和李大鹏也很熟,就要李大鹏到保公所报名受训,实际到了“自卫团”,却任命李大鹏为第三营第十四连的准尉“特务长”。
特务长主要是掌管全连经济,负责建立人员、枪械、被服、装具、粮秣、饷项等账目以及管理全连伙食,领导文书、军需传令兵等连部直属班和伙夫班。李大鹏从不尅扣粮米,连长知道李大鹏是田团长、彭营长的忘年交,直接“通天”,也不敢随意卖米,所以李大鹏连战士比其他连都吃得饱。
1948年春天,解放战争局势逐渐明朗,国民党军队捉襟见肘,“自卫团”正式成为“炮灰”,编成第八军新3师9团,分散驻防。田仲达升任少将副师长,彭剑明升上校团长回原单位。李大鹏面临命运的选择,既不能留在“自卫团”,又不愿随田、彭去战死沙场,还不敢脱军装,军队调动频繁,随时有被“抓兵”的危险。通过好友帮助到307团修械所当了副所长。10月份烟台二次解放,李大鹏奉母离烟,乘船到青岛,换上便装,脱离了国民党军队。
1949年6月青岛解放,秋天和母亲返烟,春节后启程赴津谋求工作,仍住大中光工厂。
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到北京、天津招考干部,李大鹏被录取并分配到哈尔滨公安局干部学校学习。课程内容繁重紧张,设有哲学理论、中国革命问题、政策法令、思想修养等。10月份结业时,志愿军正过鸭绿江,为了加强军工部门,公安干校的学生大都分配到东北军工部所属的单位,李大鹏被分配到松江省密山县全国最大的炸药厂——二四工厂任文书,不久提升为文印组长。
正当踌躇满志为革命贡献青春之际,祸从天降,从此改变了李大鹏的人生方向。1951年4月22日密山县公安局突然将李大鹏密捕,罪名是:隐瞒历史伪装进步,潜入李大鹏要害部门。当时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密山县公安局将李大鹏列为第一大案,局长连夜提审。
关于李大鹏的历史问题,在公安干校时早已向组织做过详细交待,认为不是什么大事没做结论。现在问题严重化了,首先是年龄不对,被捕当时李大鹏不可能还不满十九岁,解放战争就打了三年,国民党不可能让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去当“军统特务长”。局长拿出许多揭发检举材料,其中有李大鹏草拟的文稿,缮写的布告,李大鹏写的感旧诗词和平常在宿舍聊天时所讲的历史掌故的笔录……局长拍打着这些材料有把握的说:这些是十八、九岁能会的吗?何况你能讲山东话、北京话、天津话、东北话、四川话,不是训练有素的特务,你怎么去过这些地方,都在那里干过什么?
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国民党军队从未到过松花江北,这位局长又是“土改”干部提起来的,不知道“特务长”和“军统特务”不沾边,始终认为李大鹏“顽固抗拒”,连砸两付重镣将李大鹏收监关押。
好在当时全国都已解放,年代又相隔不远,“自卫团”的兵在淮海战场被俘后当了解放军的大有人在,经过一番艰苦的“外调”取证,他们逐渐改变了态度。两个多月后取下脚镣,四个月后终于弄清李大鹏的身份,年龄小,时间短,职务低,做为一般历史问题,恢复公职。密山县长挽留李大鹏在当地做小学教师。
密山地处中苏国界的兴凯湖畔,大漠边陲,感念身世飘零、触景伤情,况有寡母倚闾,于1953年退职回了故里。结婚以后,又在威海代课一年,1954年底,旧地重游再次来京。
1955年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深造,1957年“整风运动”中又因“错误言论”被错划为“右派”学生,1958年毕业时不予分配工作,要随市教育局下放到昌平、大兴去“劳动补课”。1959年暑假分配到大兴采育农业中学教语文。“三年灾害”时期,又因“恶毒攻击三面红旗”遭受批判,限令转业农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1962年春,李大鹏成了长阳农场二大队的农工。当时正在“大办农业”,农场大兴土木,李大鹏在基建队做“见习”瓦工,虽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但“增益其所不能”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几年中李大鹏已将全家的户口都迁到北京,妻子也有理想的工作,劳作之余,正可用以“梳理”旧业。晨昏临池,书写《兰亭》、《圣教》、阅读《古文辞类纂》等古籍,虽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时间长了,对周围的人也产生影响,“德不孤,必有邻”,一些因家庭出身、父母历史问题不能考入大学的知识青年请李大鹏开设了个“古典文学班”。
不久,党中央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而且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农场领导在结合当前形势的学习讨论中,有人反映李大鹏用“封、资、修”意识形态,借古讽今、腐蚀青年,可算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李大鹏已是背过“历史反革命”和“右派”两项大罪的过来人,一有风吹草动,定然用以“祭旗”。山雨欲来风满楼,即将开展的政治运动必然较以前的更加广泛、残酷,等待李大鹏的将是家破人亡。茫茫四顾,安得桃源能避秦。
夜不成寐,辗转反侧,李大鹏不明白何以如此“罪孽深重”!李大鹏不过是一个没落仕宦门第的世家子弟,环境特殊,幼年多读了些经史词章,过早地接触了些高官雅士,多享用了些丰宴盛馔;多聆听些梨园名伶……时代交替之际做了几天“兵头将尾”,但李大鹏衷心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社会,现在都到了社会底层,难道还不被放过?殚精竭虑的结果,是从农场“退职”回到街道做一无固定单位,无人查看档案的“临时工”。
一年多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农场打死许多人,连党委书记都未能幸免,李大鹏逃脱了这场“浩劫”。做了“瓦工”领班,李大鹏为北京二中、东城药材公司、七机部、文保所等单位建造了数百上千间房,许多单位要留李大鹏“转正”,李大鹏都以习惯了“闲云野鹤”作推辞。直到1980年市委文教部为李大鹏全面落实政策,恢复国家干部,随后安排到东城区政协文史工作岗位上,李大鹏已是“知命”之年了。
在征集整理文史资料的同时,李大鹏也为《纵横》、《团结报》、《北京政协》、《北京文史》、《学习与研究》等报刊撰写了几十篇文史性的文章。
早于1957年北京市书法比赛时,李大鹏曾获奖并被吸收为“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落实政策后,重步书坛,先后在东城工人俱乐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业余学校、市委党校、春明书画学校等处讲授书法,对外经贸大学还聘为特约书法教授,先后参加北京市和全国书法协会。书法作品除在国内各地和澳、港、台展览外,还多次到日本、朝鲜展出。有关部门曾作为礼品赠送洛克菲勒、基辛格、包玉刚等二十几位国际知名人士。收藏作品的有首都博物馆、天安门、中南海、承德博物馆、莱州博物馆、刘公岛、蓬莱阁、厦门大学等数十处。在烟台山公园、北京十三陵、北京百鸟园还被摩崖刻石。
题写的匾额分布于北京、西安、海口、霸州、菏泽、烟台、威海等地数以百计,曾载入《北京名匾荟萃》。作品登载在《中国书法》、《武汉书法报》、《琅玡书画报》等全国性专业报刊上。
中央与地方的许多报纸和刊物登载过对李大鹏的专访和艺术评价,先后有《经济日报》、《中华儿女》、《乡镇企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每日电讯》、《威海日报》、《威海广播电视报》、《菏泽书报》、《烟台广播电视报》、《潍坊日报》、《海南日报》和《曹州晚报》等。
作品和事迹收入《中国当代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大成》、《中国书法今鉴》和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出版的《书法篆刻选集》等多种书籍。
1996年应美国洛杉矶邀请,同黄正襄先生赴美举行书画联展,海外华人报纸《南加工商》、《侨报》、《星岛日报》、《天天日报》等都做了整版报道,洛杉矶市市长雷登颁授李大鹏“荣誉证书”,此外还获得美国纽约国际网络中心的“艺术大师奖”。
1992年由东城区政协退休,1994年1月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1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