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旱獭为野生动物,每年春秋季捕捉,食虫目,适应于在地下穿穴生活,体粗短,密被不具毛向的绒毛,有利在地道内进退,眼小、耳壳退化,锁骨发达、前肢短粗,掌心向外侧翻转,具粗大的长爪,为掘土的利器。多栖于低山的湿润地区以地下昆虫为主食。毛皮细软而富有光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皮毛为中等制裘原料,适于制作裘皮服装、帽子。该商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70年代初有了进口,以出口为最多。目前我国只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西部)进口,与我国的内蒙古产旱獭皮质量基本相似,其加工方法也大体一致。[1]
2.品质、特征、规格:
旱獭皮的特点旱獭根据产地特征分3个地区
内蒙古:毛绒细、平顺、紧密,呈深褐色,光泽好板质细致,张幅大小中长。
新疆:毛长、绒高而紧密呈褐色,光泽好,皮板较厚而粗,张幅较大。
甘肃:毛绒粗短,呈褐色,光泽较差,皮板厚、板质粗、油质大,张幅中长。
旱獭皮的出口等级甲级——锋毛齐全。毛足绒厚,色泽光润,皮板细致,颈部上有小旋毛,伤残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超过1.5cm2。
乙级——毛绒稍空疏,头尾毛绒稀薄上部有一二小旋毛或伤残不过4处,每处面积不超过2cm2。
丙级——毛绒俱短,有旋毛,皮板次劣;或毛色不匀,呈现花斑或伤残聚集一处,其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5。
旱獭皮的进口等级旱獭皮进口国只有蒙古人民共和国而且是国家间贸易,卖方提供样品作为品质检验依据,另有内部掌握规定:
一级:正季节皮,毛绒稠密、平齐灵活,皮板细韧,富有弹性,色泽光润,皮形完整。
二级:季节较好,毛绒较稠密灵活,皮板较足壮,有光泽,皮形欠完整。
三级:季节差,毛绒空疏带夏毛,皮板粗呈青色,皮型不完整。
进口不合格掌握幅度:①等级降级率不得超过5%;②等级升降应互相抵补。
生旱獭皮经过鞣制成熟皮,再经裁配,缝制、整理成褥子(服装原料)。
※①甲级:上排皮的上部,可带轻微旋毛1—3个;②乙级:上、中排皮的上部,可带轻旋毛1—4个;③丙级:上、中、下三排可带轻旋毛;④轻微透毛根,不以缺点论;⑤幼子皮做的褥子与成皮同,不另分级。
3.包装储运:旱獭原料皮应来自安全非疫区。为防止生虫变质,储存库温不得过高并要保持通风,避免受潮发霉,张皮或每条褥子间加入防虫剂。
出口运输中,注意防止受潮、雨淋和暴晒,出口包装为内衬牛皮纸和防潮纸,外裹麻布后机扎成包。
4.检验:该商品是法定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口。出口旱獭皮(包括出口褥子)的检验依据为GB/T8131—87《出口生旱獭皮检验方法》、SN0076—92《出口皮褥子检验方法》和SN/T0115—92《进口生旱獭皮检验规程》以及贸易。合同和贸易双方确认的样品。
旱獭皮(括出口褥子)主要检验项目为品质(等级、产地)、规格(面积长×宽)、数量和包装。
旱獭皮走私严重按以往监管经验,每年9月、10月是旱獭皮走私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期。对此次查获案件,二连海关高度重视,要求业务现场提高警惕,认清旱獭皮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的特点,充分利用检查设备、查验工具加大对入境运输工具和旅客随身行李物品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旱獭皮走私活动。
2009年 9月15日下午,二连海关在公路口岸客车入境通道对一辆蒙古国籍嘎斯—69车进行检查时,用铁棒敲击车胎时,发现汽车轮胎异常,经进一步检查,在两个汽车前轮胎内查获藏匿的旱獭皮120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