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辉(约1892-1911)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李炳辉名列第一排第二位。碑上说其籍贯广东肇庆,不等于今日的肇庆市(当年肇庆府辖今肇庆和云浮两市所属十三区、县、市)。李炳辉是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肇庆府籍人士,具体出生地在肇庆府辖下的封川县修泰乡平岗村,即今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
李炳辉,又名祖奎,别号路得士。早年至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送麻六甲某校肄业,入耶稣会,分发新加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同盟会,热心宣传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至高第街战死。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牺牲时虽然年仅20岁,却是一个深得国民党元老派器重的人物。1932年,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专诚为李炳辉烈士写了近五百字的题词,较详细地记述了李炳辉的生平、秉性和志向。摘录如下:
性敦厚,以孝称。每以海禁大开,谋社会事业,宜识英文,因随人到南洋大霹雳埠,就教会开设学校而学焉。次年又由麻(马)六甲某校肄业,并得研究教理,遂为耶苏(稣)教徒。旋分发星加城(坡)教堂,从事传道。历任石叻、日里诸埠教务,成绩卓著,商民信服。君虽身羁海外,而救国之志,未尝一日去诸怀。会罗仲霍在南洋运动革命,君闻其演讲,爱国热血,忿涌不禁,遂由萧锦兰介绍入同盟。向之一心宣传教务者,至是更热心宣传党务。华侨信从革命者,益蓬勃而不可遏矣。辛亥春,党中央决定由广东大举,热心革命者,无不踊跃从事,君与同志驰至香港,其母闻之,以书促其回家,且以诞辰宜归为言。君复书道不能归言,并附以诗云:“回道二十年前事,此日呱呱堕地时。渐(惭)愧劬劳思(恩)未报,只缘报国误为私。”呜呼呼,此寥寥数句,而挚性决心,俱可见知。至三月二十九日,随黄兴入攻督署,力战而死,遗骸与诸烈士并葬黄花岗。(括号内字为引者加注)
1934年,李炳辉烈士故乡平岗村群众在他的旧居旁边修建烈士祠,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地手书横匾“炳辉李烈士祠”,在该祠门楹上高高挂起。正门两旁楹联是“气贯浩然流芳百世,功成革命俎豆千秋”。祠内设龛橱,橱内悬挂李炳辉烈士遗像,两侧对联是“身殁名留蜚声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原”,横额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1989年封开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葺一新,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歌手李炳辉台湾残疾盲人歌手李炳辉。从小先天性失明。
李炳辉1975他,年结识了也在淡水走唱的盲人金门王,两人在惺惺相惜之下,一拍即合,且开始了两人搭档与合作。1997年,在制作人陈明章先生的量身订做下,以一曲「流浪到淡水」走红,歌声风靡大街小巷,几乎人人都可朗朗上口的哼上几句。
这张专辑销售七十多万张,加上盗版的超过一百万张。当然这样的转变,也让两人的生活条件由贫穷变得富有。之后,又推出了「来去夏威夷」、「福尔摩沙淡水」专辑,就当两人沉浸在名利双收之中,2002年金门王猝死,让李炳辉从云端跌落谷底。
如同流浪到淡水一曲中的歌词:「人生路途起起落落……」这何尝不是李炳辉一路走来的写照,还好个性乐观的他说:「吃苦当作吃补。」在遭遇到任何挫折与不如意时,他都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如今李炳辉与人合开一家按摩院,并兼做刮刮乐的生意,对于他来说,生活总是要过。
纵观金门王与李炳辉的音乐生涯,两人从在茶社走唱到发行专集大红大紫,再到因销量而退出歌坛。这实在是金钱导演的一出悲喜剧,而两人和他们的音乐只是身不由己的转换着角色而已。直到02年金门王逝世,也没有一家政府机构或团体为他们录制一套台湾乡土民谣资料,实在是令人遗憾。相比于美国对本土民谣的保护,台湾还缺乏这样的意识。但毕竟两人两人还留下了三张唱片,生活还不至于拮据。如果两人诞生在大陆,除了被各地的城管驱赶,最后不知所终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