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它授信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信用。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重要用于耐用消费品、支付劳务费用和
购买住宅等方面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一些商业企业,生产企业也向个人提供信用消费。
[消费信用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据统计,若不采用分期付款这一消费信用的典型支付方式,西方汽车的销售数量将会减少 1/3 。此外,企业通过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等方式,这一信用形式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若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假繁荣等消极影响。因此,消费信贷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如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消费信贷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增长上。
[消费信用的形式]
1.分期付款。这是最常见的消费信用方式,多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房屋、家具等。
2.信用卡。是由发卡机构和零销商联合起来,对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延期付款的消费信用。消费者凭卡可在约定单位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定期与银行结账,信用卡还可以在规定的额度内透支。
3.消费贷款。一般属于中长期信用,按直接接受贷款的对象划分,可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