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眼高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眉眼高低

拼音:méi yǎn gāo dī

解释: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典故:

邯郸人对没有眼色、不知深浅,说话办事不讲分寸的人,爱说他“不知道眉眼高低”。而对那些能从人的眼色中观察、判断别人心意,或行动举止得体的人,则会夸奖说:“这个人(小孩)机灵,可知道眉高眼低哩!”

眉眼高低的说法,来源于一个联语故事:说古代一个私塾先生去赴宴席,因来得稍晚坐在了下席,看到一位年轻农夫坐在上席,觉得屈居下席有失面子。于是他提议即席对对联,获胜者方可坐上席。于是,他先出上联:“眼珠子,鼻孔子,珠(诸)子反在孔子上”,这位农夫应声对曰:“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满座人一致称赞农夫下联对的好,羞得这位老先生无地自容。后来人们就以“知道眉眼高低”来形容人有眼色,知上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