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这里的“恶”是“猛”的意思。“恶补”,也就是“猛补”。“恶”字用来加强语气,效果很好。

这里还有一帖,参考一下。

有一些词语,明明含有意义相反的字眼,意思却能凑到一块儿去。如“入神”等于“出神”,“坐下来”等于“坐下去”,“月亮地下”等于“月亮地上”,“打胜了对方”等于“打败了对方”等等。

还有些说法,一个是肯定的,一个是否定的,但意思也可以捏在一起。如“好喜欢”等于“好不喜欢”(都是“很喜欢”的意思);“好热闹”等于“好不热闹”(都是“很热闹”的意思);“好容易”等于“好不容易”(这回却变成都是“很不容易”的意思了);“差点儿摔倒”等于“差点儿没摔倒”(都是“险些儿摔倒”的意思);“解放前”等于“未解放前”(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语言现象呢?一句话,这是语言的约定俗成。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把它们称为“习惯语”。并说:“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上,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179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