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包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

方包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

方包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晒干制成。

【制作】

方包茶的毛茶预处理分切铡、筛分、配料、蒸茶、渥堆等过程,然后筑制。方包茶的筑制分称茶、炒制、筑包三道工序。然后进行烧包和晾包而制成。具体做法即将茶包趁热重叠堆放,4-6天后(两天翻包一次),再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包、自然干燥。晾包时间20-30天即可。成品茶含水16-20%。技术上应注意烧包要保温,温度均匀,晾包时要通风。

【特征】

方包茶的规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紧。每包重35公斤,长方形,大小规格为66×50×32厘米,含梗量60%。方包茶的品质特点是色泽黄褐,稍带烟焦气,滋味醇和,汤色红黄,叶底黄褐。

【分布】

方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以松潘为中心,并转销甘肃、青海、西藏毗邻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