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化装。
例:扮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扮装是一类复杂的行为,是指任何人为任何理由穿着另一个性别的衣物。
扮装又称易服是指任何人为任何理由、动机穿着另一个性别的衣物。成语易弁而钗就是男扮女装的意思。
由于人、理由、性别、衣物都相当的复杂多变,因此扮装也是相当复杂多变。很多人扮装并不是为了性或是恋物癖的理由。同样的,尽管扮装也是一种跨性别的行为,不是每一个扮装的人都有跨性别的感觉或认同。甚至一种行为是否是扮装也很复杂,例如某些人认为男性穿耳洞戴耳环是男性的装扮,某些人却认为不是,这两类人对扮装的定义就不同。
扮装一词的意义未必与理由无关。像是某些跨性别者就把扮装当作一种身份、认同。
扮装一词的意义甚至也不限于性别,也有Cosplay或是角色扮演的意思。
●扮装的理由动机的问题
研究扮装的理由、动机有不少问题。历史上的扮装案例,除非是明显与一个特定事件有关,通常都很难确定扮装的人的动机。而且现在作出的性别分类,像是同性恋、跨性别,在过去的扮装案例上未必有意义。而且即使在现在,扮装的人的动机也很难确定,常出现说法反覆的情形。
●和跨性别的性别认同有关的扮装
某些人是为自身的性别认同认同另一个性别而扮装。像是某些跨性别者就觉得日常生活中穿著另一个性别的衣物更自在。跨性别包括了许多次分类,比如变性者(transsexual)、变装者(cross-dresser)、扮装者(transvestites)、扮装国王(drag kings)与扮装皇后(drag queen)。
通常恋异性装癖者或是异装癖(transvestic fetishist)不包含在这里面,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性别议题(gender issue)(不过在实践上很难分)。
在本文中为行文方便起见,扮装是指行为而与理由动机无关。。但是扮装一词的意义未必与理由无关。某些跨性别者就以“扮装”或是意义相关的CD(cross-dress)、TV(transvestic)来称呼相关的行为或人物。在此,扮装可说就是一种身份认同。
●恋异性装癖者
某些人是因为恋异性装癖而扮装。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恋异性装癖不能划到跨性别类别里来。因为跨性别者是认为自己心理性别和生殖性别不一样而算是扮装。而恋异性装癖的扮装则不是因为不认同自己的生殖性别。
很多恋异性装癖者跟刻板印象不同,不是跨性别也不是同性恋。
许多人就只是单纯把自己定义为跨性别者,尽管他们也可能符合以上所述的其中一个分类。
●职业与扮装
职业有时会使工作者作出扮装行为,像是台湾没有男用丝袜,某些需要长时间站立的男性工作者就会穿上女用丝袜或裤袜。
●演员与表演
男演员演出女性角色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有悠久的历史。京剧大师梅兰芳就以此闻名。
在台湾综艺界也有很多例子,并且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反串”一语来指扮装。在电视界中像是艺人杨帆扮的“杨婆婆”,澎恰恰与许效舜主持的“铁狮玉玲珑”,还有艺人大炳的表演都是很有名的反串。在某些餐厅秀中,第三性是一吸引人的主题。
在泰国,以所谓“人妖”为主题的表演早已是国际驰名。
在日本,1913年成立的宝冢歌剧团则以女演员演出男性角色闻名。
●特种行业
在台湾“特种行业”,有所谓的“第三性公关”,是由男性扮装成女性,再作坐台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