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二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秋节,有给小孩儿送兔儿爷的习惯。旧俗八月十五祭月,供奉所谓的“太阴星君”的牌位,俗称为“月光码儿”。其实就是一张纸,上面画着菩萨模样的“太阴星君”,下面画着月宫和捣药的玉兔。在焚香行礼以后就把它烧掉。民间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孩子是由母亲照看的,并喜欢模仿母亲的行为,于是也就出现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儿爷。

兔儿爷出现在明朝后期,清代很盛行。粉白的嫩脸,身披战袍,头戴金盔,左手托着小小的臼,右手拿着小小的杵,背上插着小旗。它的坐骑有狮子、老虎、梅花鹿或是骆驼,也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富有童稚的情趣。祭供之后,就成为儿童玩具了。

我国清代末期也有人把这词当做骂人用语,因为有在青楼妓院当侍者被人称作兔二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