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鳐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犁头鳐科 Rhinobatidae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动物界

|__脊索动物门

|__脊椎动物亚门

|__软骨鱼纲

|__板鳃亚纲

|__下孔总目(鳐形总目)

|__鳐形目

形态:

体平扁而延长,体盘后大前尖,呈犁头形。尾平扁而渐狭小,每侧有一皮褶。中国常见的有许氏犁头鳐及斑纹犁头鳐为近海底栖鱼类,我国沿海均产。主要以甲壳类及贝类为食。卵胎生。肉可食用,皮的干制品为鱼皮,鳍可制鱼翅,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品为明骨,都是名贵的海味。

体型为延长的平扁型,吻部宽且短,呈圆形或扁长的三角形。瞬膜不发达,喷水孔有大有小,前鼻瓣呈方形或人字形突出。牙齿细小而多,排列方式类似铺在地面的石块,口裂横向,鳃裂小而斜向开口,在胸鳍基部内侧。两枚背鳍皆位于尾部,第一背鳍在腹鳍基底後方。尾鳍短小没有棘刺,上叶较大,下叶不突出,後部无缺刻。

犁头鳐科鱼种通常以底拖网方式捕获,肉质熏制後风味极佳,但产量不多;目前三大洋皆有分布,全世界有7属约45种,台湾纪录有2属8种。

生态:

近海底栖中小型鱼类,卵胎生,主要以甲壳类及贝类为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