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逆淘汰,简言之,就是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胜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杰出,等等。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界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规则。如果将这一观点运用到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应该使得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高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样,人们的平均素质也会越来越高。

但是,如果社会中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多,那么社会就出现了“人口逆淘汰”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出现了人口逆淘汰的趋势。原因在于富人的生育率要比穷人的低,结果,生长环境较差、素质较低的穷人们的后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被淘汰出局的不是素质低反而是素质高的人,

这就影响了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

逆淘汰的现象,不仅在人口方面有所体现,而且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医院里一些疗效很好副作用很少的好药被拒之门外,而相反一些垃圾药,吃起来无关痛痒却贵得要命,甚至毒副作用大得足以要命的假冒伪劣产品却大行其道。好药被劣药打败!讲信用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做不到工程,而无资质无证照的乌合之众却工程不断,所以豆腐渣工程随处可见。“黄绿医生”占据了电台电视台,天天性病乙肝,狂轰滥炸,而真正有能力的专家却无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因为他们不敢去宰人,所以付不起经以被炒高了的出台费。无论在电视电影的故事情节还是现实社会中君子常被小人打败,小人易得志,岳飞刺上了“精忠保国”还是不够秦桧斗。为什么自古以来君子都不够小人斗,道理很简单——因为小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在职场上或者官场中常可见到有能力的被束之高阁,人才到处流放,平庸之辈青云直上,有史以来这种悲剧常常发生,李太白只能游山玩水,陶渊明惟有去种田,屈原不得不自投汨罗江,等等,都是逆淘汰的表现。

逆淘汰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错误活动的结果,具有临时性,最终还是会遵循正常的淘汰规则,所以从根本上说不违反进化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