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三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广东省一级中学、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级“科研兴校示范基地”,今年9月将迎接广东省示范高中的验收。其办学史可追溯到1802年成立的佛山书院,2005年9月,学校搬迁到美丽的东平河畔。

佛山市第三中学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在校教师240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青年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画家、作家及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等。其中高级教师 84人,研究生49人,佛山市中学学科带头人、中学骨干教师以及在佛山市有影响力的名教师33人,研究生和名师人数在禅城区首屈一指,整体师资力量也雄居佛山市中学的前列。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高考上线人数屡创新高,1998年至今,4次培养出广东省和佛山市高考状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注重特色教育,管乐队与合唱团先后多次参加国际、省际、省港文化交流,参加国家、省、市、区文化活动。学校管乐团为亚太管乐协会会员,合唱团被团中央命名为“最活跃的中学生先进集体”,《红棉树下》文学杂志被评为“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

新校园

禅城区政府、区教育局非常重视佛山三中的建设和发展,区委、区政府多次强调,要把三中建设成禅城区的龙头学校、窗口学校,从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新校投入建设资金3亿元,是佛山市投资最多的一所现代化中学,占地173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学生可全住宿。目前,在校学生2757名。学校布局精巧,功能分工明晰,教学设备设施精良,其硬件设施在佛山市、广东省乃至全国当属一流。

生活区有四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学生宿舍楼,可以满足3000名学生入住,每间寝室均配有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等,各楼层均设有直饮水机。学校专门设有宿管中心。中心由4位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生活老师兼校医及20位宿管老师组成。学校保安人数超过40人,24小时巡逻保证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师生饭堂干净卫生、宽敞明亮,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我校聘请了多位一级厨师主厨,并专门从佛山宾馆聘请高级师傅对饭菜质量进行严格监控。

随着新学校的建设,学校师资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近三年共引进了120多位优秀教师。一是从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中山大学等名牌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这其中研究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一是从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招聘到大批年富力强、富有高考经验的高三把关教师、管理干部,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省、市、区级学科骨干、名教师。另外,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

新理念

在“让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的现代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形成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特色。2005年11月,佛山市第11、12届人大代表、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邓超祥校长来三中任职。邓校长走过的地方,总留下了一串串辉煌的足迹。他曾担任澜石中学校长,短短几年的努力就使这所镇办中学迅速发展,连续三年高考成绩名列佛山市中学前列。担任佛山二中校长期间,二中的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把一间普通中学打造成广东省闻名学校。如今,他把自己丰富的管理经验带过来,给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百年老校——佛山三中带来了全新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工作作风。他提出了“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邓校长的领导下,三中人求真务实,团结拼搏,校风、学风明显上了新台阶,学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新成绩

佛山三中抓住了学校搬迁这历史性的机遇,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发展迅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教育教学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在2005年11月进行的广东省语数英必修课统考中,我校高二级获得全面丰收,佛山市11所重点中学参加统考,我校数学、英语均分和语数英三科总分排名第五,居禅城区第一。语文均分第四名,仅次于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和佛山一中。

*在2006年3月结束的广州一模考试中,我校高三级同学取得优异成绩。全区上重点线136人(未包括英语Ⅱ、艺术类),我校达74人,占全区的54.4%,以绝对优势稳居禅城区第一。上本科线以上286人,居禅城区第一。展望2006届高考,三中有信心在禅城区独占鳌头,再创辉煌!

*2005年参加全国高中英语竞赛,16人参赛,1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11人,以绝对优势获得禅城区第一名。

*2006年中学生生物学奥赛广东省联赛,我校学生在佛山赛区取得佳绩。蔡国伟同学获得佛山市第一名,有4位同学进入佛山市前十名,前十名人数佛山市第一。获得省一等奖人数共15人,居佛山市第二名。获奖总人数居佛山市第一名,占禅城区获奖总人数的70.9%。

两百年风雨兼程,一甲子艰苦卓绝。

——这里是培育人才的宝地,这里是腾飞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