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坦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坦克主炮威力中国98式主战坦克采用一门50倍口径的125MM高膛压滑膛炮,该炮与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显得较长,抽气装置位于炮的中部,而后两者的则位于炮的中部靠前。

98式主战坦克装备三种弹种,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发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60米/秒,直射距离 2300米。距离2000米时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850毫米以上,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对均质装甲的穿甲厚度可达960毫米以上,发射破甲弹时初速1000米/秒。125滑膛炮还装备炮射导弹具备远距攻击能力。该炮配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1977年2月,在抖落了文革重负后,看着手中已经落后于北约和苏军近15年的装甲力量,陆军首次向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呈报了新型主力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在上级的要求下,军工部门随即展开了新型坦克的研发工作。1978年4月,国防科工委和五机部在山西大同召开了“784”会议,讨论第二代(以后改称第三代)主力坦克的研发方案,重新提出了新型第二代主力坦克的研发目标,并对战技指标进行了论证。会议决定,第二代坦克以德国的“豹”2坦克为起点,主要作战目标是苏军的t-72坦克。会后,五机部成立了会战指挥部,任命了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掀开了我国坦克工业自文革后的首次发展高潮。 经过协作攻关后,1979年3月,617厂和201所研发成功了代号1224的新型坦克论证性底盘试验样车。该车安装有120毫米火炮,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摩擦减震器和mb8v331tc41型引擎,总装成功后立即投入试车,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核从德国引进的mb8v331tc41型引擎、辅助系统以及行走装置、总体布局和整车的总体性能。随后,617厂和201所又研发了代号1226和1226f2的两辆试验样车。这两辆试验样车的外形相同,除安装了与1224试验样车相同的120毫米滑膛炮外,无论是在坦克外形还是在车体结构上都与1224试验样车有很大不同,其战斗全重分别为45.3吨和45.8吨,车全长为9.947米(炮向前)。两辆样车的区别是动力装置系统不同,1226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36厂生产的8v165型柴油引擎,该引擎的功率为1000马力;1226f2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16厂生产的12v150型引擎,其功率也为1000马力。两种试验样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均为纵置式,可整体吊装,给保养车辆带来了很大便利。另外,两种样车均采用了由617厂研发的液力机械综合变速箱,该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文件,操作轻便,加速性和转向性能较好。悬吊装置采用了扭杆弹簧和液气筒复合悬吊,具有很好的避震性能。由于行走系统采用了6对小路轮和挂胶履带,与以往的坦克相比,两辆试验样车的通行能力和行走系统的寿命有明显提高。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如何在平坦的三北地区防御和阻击北方随时会兵临城下的重装集群,对于装备窘陋的陆军而言是个大伤脑筋的问题。借着与北约国家刚建立的准盟友关系,我国曾考虑引进德国的“豹”2坦克作为陆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一时间,军方高层和工厂的技术人员成了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的常客。单在综合了全面的考量后,军方最终还是决定在吸收消化“豹”2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具有我国特色的主力坦克。因此,在设计1224、1226和1226f2试验样车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德国“豹”2坦克的许多设计理念。

1226和1226f2试验样车采用了焊接式炮塔,弹舱设置在炮塔尾部,乘员4人,在采用了许多新技术的条件下,试验样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性研发成功,同阶段的部件研发工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使我国的坦克技术发展和技术储备有了新的实践和积累。

1994年,总参兵种部和兵器总公司先后召开了两次“三代坦克火控系统研发方案评审会”。同年8月,在我国南方某地,2辆三代坦克初期样车进行了湿热地区的适应性摸底试验。试验中,2台样车共行驶了3800公里,发射各种炮弹200余发,完成16项试验项目。9月,在北京坨里和槐树岭地区又对三代坦克进行了可靠性摸底试验和潜渡试验。1995年~1996年,3辆三代坦克初期样车在黑龙江塔河县北方试验场进行了寒区摸底试验。1996年初,兵种部三代坦克型号办公室在包头召开设计定型协调会。5月,617厂开始了三代坦克正式样车的总装工作。12月3日,在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试验场隆重举行了三代坦克的交接仪式,三代坦克从此正式由工程研发阶段进入设计定型阶段。

12月底,试验部队迅速将三代坦克正式样车中的4辆调往塔河进行寒区适应性试验。在近2个多月的试验中,4辆样车累计行驶6900公里,完成近20余项试验项目。1997年底,三代坦克的正式样车再次进入塔河试验场进行寒区试验,4辆样车累计行驶20000公里,完成近30余项试验项目,发射各种炮弹760余发。到1998年底,在经历了5年的试验和部队试用后,三代坦克终于完成设计定型任务。经检测,三代坦克在火力、火控、装甲防护性能以及一些高新科技的应用上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由于三代坦克已被指定为“9910工程”(国庆五十周年阅兵)的重点车型,时间任务紧迫,在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下,1998年底,三代坦克通过了鉴定定型,正式命名为ztz-98式主力坦克,并小批量生产参加“9910工程”。1999年10月1日,98式坦克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公开露面。

在完成了98式坦克的设计定型后,科研单位又开始在该坦克基础上加紧研发改进型号。与98式坦克相比,98改的综合性能上又有较大提高,尤其是整车的可靠性。2001年底,首批40辆98改坦克开始试装备解放军装甲部队。

坦克辅助武器98式主战坦克使用了一挺新W85型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备弹500发)和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5个82毫米烟幕弹发射器。

坦克火控系统和观瞄系统98式改进型坦克上安装有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二代凝视焦平面热像仪,该热像仪不需要光电扫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全视场热辐射信息而成凝视图像.其作用距离可达7000-9000米,灵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结构紧凑、造价较低,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4000小时左右,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在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约4000米,识别距离约3100米。

近几年中国在火控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自动跟踪式火控系统和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

外媒报道,在98式改进型主战坦克上就安装了中国最新型的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这是一种可对射击结果实施自动校正的火控系统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据称,在测试中,98改在2000米对运动目标进行的数十次第二发补射中,命中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整体性能令人满意。

坦克防护力98式炮塔下在防护力相当于700MM均质装甲,车体防护力相当于500-600MM均质钢装甲;美国的M1A2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600MM和700MM的均质钢装甲,德国的豹IIA6车体和炮塔的装甲厚度相当于580MM和700MM的均质装甲,由此看来,98式主战坦克与西方坦克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而且,这些指标是只考虑主装甲的情况,没有考虑其它防护手段。

据外媒所道,98式坦克在炮塔后部装有一种被称为ZM87的激光眩目压制干扰装置,能够干扰和破坏敌方观瞄器材,有效作用距离3000米,强化后可达到10000米。就目前来看,这套激光压制观瞄系统相对于西方主战坦克可以称得上是独具特色。再有,98式坦克上还装有JD-3红外干扰机,可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

坦克机动性能98式主战坦克安装的是国产1200马力的4冲程8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坦克单位功率24马力/吨,公路时速大于65千米/小时,由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仅需6秒,悬挂系统为扭杆弹簧式。98 式坦克的最大行程为450千米。

另据外电报道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能够生产1500马力的坦克用柴油机,并且已经用到了98改型主战坦克上。大马力的柴油机将使新式坦克的机动性能大大提高,与西方国家先进的坦克相比毫不逊色。

技术参数乘 员:3人

战斗全重:48吨

车 长:11米

车 宽:3.4米

车 高:2米

火 炮: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三种不同类型的炮弹,列装了激光制导炮射导弹系统。

并列机枪:7.62毫米

高射机枪:12.7毫米

弹药基数:炮弹:40发

7.62毫米弹:3000发

12.7毫米弹:500发

发 动 机:1台涡轮增压柴油机。

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

最大速度:6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00公里

主要特点

重量轻、装甲厚,具有多种自我伪装能力和自动灭火装置,战场生存能力强。

具有计算机稳像式火控系统、自动装弹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和先进的夜视能力,穿甲能力强。

发动机功率大,可使用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燃料,并具有先进的通讯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