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四七汤(理气之剂)
总结:温中解郁
编号:008
组成:官桂、人参、半夏、甘草
主治:治七清气郁,痰涎结聚,虚冷上气,或心腹绞痛,或膨胀喘急。
归经:手太阴药也
方义:李士材曰:「夫七情过极,皆伤其气。丹溪以越鞠丸主之,而此独异者,盖郁久则浊气闭塞,而清气日薄矣。故虽痛虽膨,而不用木香、枳壳,用人参以壮主气之脏。官桂以制谋虑之郁。郁久生痰,半夏为之驱逐。郁故不和,国老为之调停。况桂性辛温,疏气甚捷,郁结者还为和畅矣。汤名四七者,以四味治七情也。」
煎服法:加姜、枣煎。
备注:局方亦名七气汤
四七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150克 茯苓120克 紫苏叶60克 厚朴90克
【用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生姜7片,枣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若因思虑过度,阴阳不分,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用此药下青州白丸子,最为切当。妇人恶阻,尤宜服之。
【功用】行气散结,化痰降逆。
【主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记忆法:半夏厚朴汤加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