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青瓷中一种特异作品。器高一般为50—70厘米,侈口,长颈,圆鼓腹,高底座。颈部以粗弦纹间隔,其上贴四组龙纹,其下贴四组龙纹或飞天。肩部出六个粗壮的复式耳。自肩部经腹部至底座,刻划或堆贴俯仰呼应的莲瓣,并饰花穗。灰白胎,青釉,有委强的玻璃质感。莲花尊是在佛教流行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件北朝青瓷莲花尊,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流肩,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器身以多层仰、俯莲瓣堆雕,釉色莹润,积釉处呈浅绿色。器盖雕饰莲瓣纹,由于受佛教影响,青瓷上盛行莲花纹装饰。这件北朝莲花尊器型为早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朝 通高85厘米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南朝梁墓出土。
青瓷莲花尊是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佳作。出土一对,大小、纹饰相同,造型雄伟庄严,装饰富丽华贵,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精美的六朝青瓷器,受到国内外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广泛瞩目,赢得了“青瓷之王”的美誉。
莲花尊的造型与装饰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盖为僧帽形,盖顶有方形钮,四周为三角形锯齿状的变形莲瓣。口部为侈口,呈喇叭状,口沿外有对称的两个横系,颈部装饰分三段:上段贴附五个飞天,中部堆塑六个一腿前伸一腿后屈的人物形象,下部贴附对称的二龙戏珠及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二组。肩部有宽厚的六个桥形复系,腹成椭圆状,上腹部由二层模印的双瓣覆莲,一轮贴花菩提和一组刻划瘦长的复莲组成;下腹部为一组双层单瓣仰莲,莲瓣尖端略微上卷。圈足似一喇叭座,表面有两层单瓣的覆莲。
此器物造型高大庄重,装饰华丽繁缛,工艺精巧细致,堪称稀世珍品,被誉为“青瓷之王”。现藏南京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