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阅读导引“千金买骨”是个成语,出自这句成语见于《战国策·燕策一》,其义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拼音】qiān jīn mǎi gǔ

【释义】用重金去买良马之骨.比喻求贤若渴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事例】 只需~,不怕没有人才。

【近义词】千金市骨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原文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②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③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④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满期年⑤,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宫里职位低下的小侍臣。②遣:派遣 ③反:通“返”。 ④安:怎么。⑤期年:一周年。

【提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招聘人才,不仅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诚心,要拿出实际行动。郭隗的聪明睿智令人佩服,他的勇于自荐,自我推销的方式也很有艺术性。

【参考译文】

古代的国君,有一个想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寻求)了三年也没有得到。

(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千里马吧。”国君派遣他去做这件事。过了三个月寻到了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近侍之臣)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千里马的骨头,返回向国君报告。

国君大怒,说:“(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千里马?”

近侍之臣回答说:“死的千里马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生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能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于是,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三匹。

典故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现在,河北易县和定兴搭界处,有一个金台陈村。据说这个村就是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