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镇,原临晋县,有桑泉美称,历史悠久,亦是河东境内,是赵毅的故乡,晋腾之故乡.

1.临晋文庙

2.临晋文庙位于临猗县城西40华里临晋镇。始建于宋,现存大成殿为清代遗构。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3.大殿前方,有千年唐柏一株,宋政和八年(公元1111年)铸造的万斤铁钟一口。

4.临猗县城西20余公里处,有座布局齐整、式样雅致的小镇,这便是桑泉故址——临晋镇。唐天宝十三年(754)改桑泉为县治所在地,更名临晋,沿袭至建国后。1954年,临晋、猗氏两县合并,遂改临晋为镇。

5.桑泉故地,历史悠久,又因长期是县治所在地,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很多。而如今保存完好的,当首推文庙的大成殿了。据史料载,大成殿始建于宋。清王朝前,这里一直是临晋的最高学堂。红墙匝绕,翠柳成荫,书声琅琅,洋水粼粼,是一块静谧优雅的学府圣地。清咸丰三年(1853),对大殿进行修葺。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四檐柱;屋顶由黄、绿、蓝三色琉璃筒瓦与板瓦构饰,晴朗的日子里,阳光辉映,色彩纷呈,蔚为壮观;尤其令人瞩目的是那烧制精巧、造型优美的屋脊——亭台楼阁,层层矗立;飞禽走兽,形象逼真;仙童仕女,神情喜人。正脊为稚童荷花图案,细腻生动,笑容可掬;彩龙鸱吻,昂首翘尾,怒目圆睁,利爪抓脊,大有降服万物之气势。 大殿左前方,为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柏,粗壮挺拔,绿荫如盖。

6.右前方是北宋政和八年(1111)铸造的铁钟,其高五尺许,虽已锈痕斑斑,然龙纹蛇形依旧可辨。 据考,这里原有钟楼建筑,洪钟悬挂其内。每每敲击,铿锵之声越过数里开外,给人以清新、振奋的感觉。历史上被誉为临晋八景之一的“玉楼晓钟”就是对此而言的。 文庙西侧百米处,有座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廨署大堂。坐北朝南,气势雄伟,辉煌壮观。大堂创建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8),悬山顶,支柱皆由粗大树干做成,围长达1.9米,斗拱组合成“彻上露明造”,五铺作;柱头卷刹;覆盆式柱础;琴面假昂。临晋县衙大堂,虽经历代修缮,元代风貌犹存。是研究元代营造技法及署衙布局的可贵实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