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伦斯坦(1583-1634年)是一名德国化了的捷克贵族,天主教徒,曾参与镇压捷克人民起义。由于长期在皇帝军中服役,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德意志人。他是一个军事家,具有优秀的统帅能力和组织才能。他野心勃勃,想乘战乱时机把自己造成一个显赫的人物。
他从“丹麦干涉——战争第二阶段(1624-1629年)”开始参与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上半叶发生在德国的著名战争,以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为契机,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阵营相互作战并且最终卷入了欧洲大部分国家,也许在中国,我们更熟悉17世纪时的满清入关,而历史书上则浓墨重彩于1688年最终结束的英格兰资产阶级革命,但毫无疑问的,三十年战争仍然是那一个世纪中最伟大的战争之一。
此次战争中,德意志的天主教诸侯抚平了波希米亚的叛乱,击退了丹麦的入侵,而新教方此时却迎来了他们的救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他领导着瑞军长驱直入横扫德国,而也就是这个时候,三十年战争终于进入了巅峰,伟大的华伦斯坦出现了,他领导着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抗击瑞典,守护德国,他的军队高喊着“圣母玛利亚”冲向瑞军,他堪称与瑞典国王齐名的三十年战争双雄,在吕岑战役,双方的交战导致了瑞王的战死,瑞典从此退出德国。然而当华伦斯坦功成名就之时天主教的诸侯们以及感到功高震主的裴迪南国王,以及华伦斯坦一手提拔的几个雇佣军部下居然联合起来,刺杀了华伦斯坦。在埃格尔的一座城堡里,华伦斯坦没有躲避,没有自卫,任凭一柄长剑刺入心脏,在此之前,裴迪南就宣布他是“叛国者”,元帅的遗产被自己的部队瓜分了。华伦斯坦并不是德意志人,他生在波希米亚(今捷克),作为一个最终德意志化的人物,他守护了德国。
美国指挥家、大提琴家华伦斯坦(Alfred Wallenstein),(1898—1983),美国指挥家、大提琴家;生于芝加哥,芝加哥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大提琴手。

20世纪30年代,他的小交响曲广播管弦乐团以其不同寻常的演出节目和优秀的表演质量名声大噪;1943年华伦斯坦受命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1956年去职,此后以客座指挥身份指挥各种管弦乐团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