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基本概述
山头镇位于博山区城郊。1995年11月山头镇与乐瞳镇合并为山头镇。1997年,辖21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16616户,520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686人。总面积53.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2.5公顷。1997年,全镇财政收入720.44万元,工业总产值3.55亿元,农业总产值3.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0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15.8%、20%、8.2%、13%. 1997年人口出生率10.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4%. 1991-1997年连续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省级建设明星镇。
行政区划
山头镇辖两平、冯八峪、秋谷、北神头、南神头、土门头、新博、新生、西岭、河北西、河南西、河南东、河北东、河北北、万松山、东坡、河北南、窑广、秋谷岭、北坡、西头园、建中、窑广、北神头、南神头、秋谷、冯八峪、两平、竹林、土门头、河南西31个社区居委会;河南东、河北西、东坡、河北东、白杨河、尖西、尖南、尖北、水峪、乐疃、樵岭前、马公祠12个村。
镇村农业
1986-1997年,镇党委、政府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改革农业生产条件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2年间,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小型配套,当年见效的原则,全镇重点抓了深井配套和修复原有的水利设施。投资120万元,投工6.3万个,新打机井5眼,配套、维修机井4眼,建塘坝27座,蓄水池21个,小流域治理15平方公里。修建旅游路、文明路、镇村公路12条,铺设管道6.3公里,扩大水浇面积119公顷,基本解决了全镇人口用水和工业用水。“八五”期间,该镇紧紧围绕实施“五步棋,一篇文章”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镇累计建设经济林12.4公顷,完成荒山补植造林866公顷。1996-1997年全镇以农村奔小康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着重实施3115工程,突出抓好乐瞳花椒、樵岭前板栗、马公祠樱桃三园工程,建好66.6公顷环城红叶绿化带,新建一处10000只鸡养殖场,开发33.3公顷优质、高效经济作物。1997年,全镇建起规模养殖场18处,生猪存栏1629头,鸡存养28750只,大牲畜存栏28头,肉蛋奶总量468100公斤,畜牧业收入35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了3.49亿元,粮食总产量254.1万公斤。
镇村工业
1997年,有镇村工业企业96家,其中镇办工业企业7家,村办89家,从业人员8197人,拥有固定资产13203万元。自1992年起,全镇狠抓了科技、外向、龙头、名牌带动,实施集团战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先后组建了竹林、春城、神达3大企业集团,引进高中级专业技术和科技人才818名,开发新产品50多项,其中有26个产品获国家专利,申请实施各类科技计划80多项,其中有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2个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到1997年,全镇工业形成了日用陶瓷、美术陶瓷、水煤气发生炉、潜水电泵、渣浆泵、硫酸、纤维素、健身器材、氧化铁红、橡胶密封胶条、道路标线反光涂料及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石材、石雕工艺美术等十几个系列产品的生产规模。竹林集团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达30多个品种,其中高档咖啡杯全部推向国际市场,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万件,博陶窑厂分厂生产的杯碟,博山第二陶瓷厂生产的西餐具,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高的声誉,产品畅销不衰。山头煤矿实现了产业战略转移,先后建起地面企业7家,新建年产2万吨的银河制酸厂,年创产值1600万元,利税450万元。全镇建成中外合资企业5个,淄博竹林集团获得自营出口权,1996年出口交货值5550万元人民币,被市政府定为出口基地。
第三产业

[2]“八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山头镇建设陶瓷琉璃专业批发市场,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机遇,于1991年3月投资1亿余元,分三期工程进行施工,至1996年底,在孝妇河上游山头镇东侧20多米宽的河床上,建起了一幢长达1.5公里的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大市场,瓷墙红瓦、飞檐画柱,颇有气派,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陶瓷琉璃专业批发市场一博山陶琉大观园。这个专业市场总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1000个门店,从1992年以来已有600家门店投入开业。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150家,私营企业5家,个体经营户483家。该市场经营着全市9大类8000多个陶琉品种和全国各地4大类1000多个品种。该镇坚持走以商贸促旅游,旅游带商贸,商旅一体共促进和以城带乡之路,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1996年建成了神头桥至大观园吃、住、购商贸一条街,同时还建成了颜文姜祠至樵岭前旅游风景线,1997年建成饮食服务网点60家,两年来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50万元,1991-1997年第三产业完成5.2亿元,比1990年前提高2.25倍。
城镇建设
确立了以道路建设,旧村改造,道路两旁绿化为突破口,以美起来,绿起来,亮起来为重点,加快商业名镇、工业名镇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使全镇形成了镇村统一规划,多条腿走路,立体开发的新格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有关专家对全镇城镇建设进行了规划编制,经过全镇施工人员的积极努力,完成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陶琉大观园。在镇村道路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山头路、新博南路、南环路山头段及村内12条街道的拓宽、改造、硬化工程。1992年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颜文姜住宅小区、北坡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1995年,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在河北北村、樵岭前村、河南西村、河北西村开发建设居民楼5幢,小康楼79套,村办公楼2幢,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1995年在省建委组织的镇村建设十、百、千评比活动中,该镇被评为省级建设明星镇,北神头、南神头两村被评为省级建设明星村。1986-1997年,全镇共建起篮球场6处,乒乓球室12个,共举办各种体育比赛3仓余次,参赛4万人次。
文化教育
1986-1997年,设文化站1处。成立民间艺术表演队12个,1200人,每逢春节举行艺术汇演,连续12年受到区文化部门的表彰。全镇有电影放影队3个,年均放影200场次,全镇21个行政村,有18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大院。有12个村建起中小型图书馆、藏书达30余万册。1996年投资150万元,新建广播电视站,购置了新器材,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可直接收看42套电视节目。至1997年底,全镇有线电视通播率达90%,发展用户7000户。
教育事业。19861997年,有镇办中学2所,在校生1391人;小学10所,在校生2463人。全镇中、小学教职工 277人,其中公办教师251人,民办教师26人。1 2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人,加快两基(塞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19891996年投资350万元,先后建起博山十中、乐瞳两处中学楼,6处小学楼,为中小学配齐了音、体、美器材及教学仪器,1996年被市政府命名为两基达标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健康教一育示范镇。全镇适龄儿童人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
卫生体育
有卫生院1处,占地面积3283平方米,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1997年,设有门诊、住院部等11个科室,有床位16张,职工49人,配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1张手术床、救护车等医疗设备。1997年,实行合作医疗,全镇均参加了合作医疗。设立专家门诊,至1997年底,共接诊21600人次。
精神文明
山头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自1991年至1997年,连续7年保持了省级文明镇荣誉称号,是全区12个镇中唯一一个省级文明镇。抓特色工作,形成片区共建、文明市民学校教育两大优势。一是优化片区共建活动。发挥片区共建理事会作用,开展了文明单位龙头带动工程和创建文明家庭活动,提高了片区共建的质量和效应。二是整顿文明市民学校阵地,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在文明单位中开展了手拉手文明共建活动,有10个单位结为手拉手对子。在农村建立精神文明联系点活动,有29对喜结良缘。编印《文明手册》1万余册,组织市民学习,规范了市民文明行为。强化四个一示范作用。即开展建成一条文明路、一个文明示范村,村村有一条文明街道,每个文明家庭都有一个书橱,并有藏书60册以上的活动室,至1997年,村村都建立了义明街、文明路,建文明街道21800米,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成果★广播电视管理工作自1992-1994年,先后投资190万元,建成6个地面接收站,安装5000用户,1994年投资25万元,与区有线电视台进行了光缆联网。1996年投资68万元,与区电视进行光缆联网,并建成了党员电教中心和山头电视台1997年投资20万元,对有线电视的维修设备进行了更换,改善了办公条件二投资150万元,实施光缆联网整网工程,最终达到光缆人村。从发展至今,该镇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拥有6000户有线电视用户,组成了一支维护、维修、安装为一体的优秀电视管理队伍。
★樵岭前风景区著名的天然公园樵岭前风景区,坐落在距城8公里的山头镇樵岭前村。这里峰峦迭翠,林木藏秀,曲谷幽深,飞流叠瀑,素有天然公园之称。主要风景有朝阳洞、王母池、天星湖、淋漓湖。朝阳洞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典型石灰岩洞穴,有保存完好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洞内各类化学沉积物琳琅满目,形态变幻无穷,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景色。王母池上的三级瀑布,景色秀丽。天星湖、淋漓湖澄澈碧透,湖面常随天空的流云与霞光而不断变幻色彩,令人留连忘返。1985年,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山东五大风景旅游区之一。
★党员建设1991年,乐瞳镇党委根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党的农村工作怎样做,并结合工作实际作出决定,在全镇各村建立党员责任区。具体做法是:各村党支部依据每个党员的思想水平、活动能力、技术专长等自身素质,确定各自的责任区域,管好区域内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事调解、科技发展、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农田水利一工程建设、合同兑现等工作。镇党委要求责任区的每个党员,做到五到户。即:党的政策宣传到户,民事纠纷调解到户,任务指标落实到户,生产生活困难解决到户,好人好事表扬到户。
★乐疃大理石博山大理石厂是山头镇乐瞳村村办企业。该厂为了适应市场和用户的需要,自进入90年代以来,他们抓住机遇,大力开发石料资源,为地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已开发出十几种石质光滑细腻、天然图案多、色泽鲜亮、高雅大方、适应高档建筑用的石板、石刻、石雕和石制工艺品。该厂为博山公园、憩园、澄园、青龙园、九龙壁、博山溶洞、北国第一洞天、赵执信墓碑、路碑、宾馆及各大厂家门牌、楼台阶制作牌匾、大理石桌、狮子等工艺品。该厂有十几名能功15匠,他们的精艺制作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青睐,产品远销河北、河南、江苏、北京、上海等十几个省地市。
★淋漓湖续建工程淋漓湖大坝续建工程于1992年3月开工,1993年8月竣工。淋漓糊水库位于山头镇樵岭前村西北端,是一座小(一)型水库,大坝最大高度43.9米,坝长183米,上游流域面积7.25平方公里,总库容143.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7.9万立方米。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砼防修心墙。坝顶高程433.4米,兴利水位429.00米。大坝分两期实施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70年开工,1977年竣工。工程原设计是为农田灌溉、人畜吃水及城市防洪而兴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博山区决定,八五”期间,大力开发西山经济区,淋漓沟水库既是西山开发区的一个备用水源地,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1992年区政府决定实施二期工程,本次续建工程将大坝由原来的24.5米,加高到43.9米,重点改建输水设施,增建溢流坝、交通桥及旅游设施。工程总投资678万元,完成工程量4.413万立方米。库容量由原来的不足50万立方米,增加到148万立方米。
★文化建设镇党委、政府针对广大群众喜爱京剧艺术这一特点,于1983年成立了业余京剧团戏迷之家票友京剧团,吸引了50余名京剧爱好者,并组成了一支业余宣传队伍,以贾元芳为团长的票友京剧团,先后编排了《遇皇后》、《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红娘》等20个剧目,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他们还走出山头、博山,出城演出,活跃在我市淄川、桓台、临淄等区县,受到各地群众的好评。1994年,由淄博电视台来山头拍摄的《票友之家》电视片,获山东省1995年精品工程外宣优秀奖。
★马公祠至淋漓湖旅游公路开通博山樵岭前风景区是山东省著名的旅游景区,因地处山区,只有一条简易公路,每当旅游旺季,车辆及游人拥挤不堪,乐瞳镇于1991年3月17日至9月25日,修建马公祠至淋漓湖旅游公路,历时6个多月的时间竣工通车。马公祠至樵岭前淋漓湖旅游路的开通,连接西过境公路,改变原闭塞路线为环形开放路线。这条路穿山越岭,总长8公里,宽6.5米,修建桥函26座,投资达150余万元,动用土石方20多万立方。此路起自博山西过境路马公祠隧道北侧,终至淋漓湖畔,对开发博山区的旅游资源,改变西南部交通网络将发挥重要作用。
所辖村庄
山头镇辖两平、冯八峪、秋谷、北神头、南神头、土门头、新博、新生、西岭、河北西、河南西、河南东、河北东、河北北、万松山、东坡、河北南、窑广、秋谷岭、北坡、西头园、建中、窑广、北神头、南神头、秋谷、冯八峪、两平、竹林、土门头、河南西31个社区居委会;河南东、河北西、东坡、河北东、白杨河、尖西、尖南、尖北、水峪、乐疃、樵岭前、马公祠12个村。
人口数据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3708
男
27086
女
26622
家庭户户数
17400
家庭户总人口(总)
51958
家庭户男
25794
家庭户女
26164
0-14岁(总)
8654
0-14岁男
4495
0-14岁女
4159
15-64岁(总)
40150
15-64岁男
20460
15-64岁女
19690
65岁及以上(总)
4904
65岁及以上男
2131
65岁及以上女
277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6434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山头镇基本概述
山头镇地处皖泗县东北部,江苏安徽两省泗洪睢宁宿迁泗县四县交界处,泗找公路和山闵路贯穿境内.
辖区30政村,大约10.8万亩耕地,人口大约6.7万人,地理位置及环境都非常优越,农业基础雄厚,是泗县境内典型的农业大镇,年种植无籽西瓜达万亩,良种猪养殖业兴旺,中徐井一村二元母猪达千余头,年出栏仔猪达2.5万头.剩余劳动力年外出务工2万人,创收约1.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山头镇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和谐山头注入了新的活力.
行政辖村
山头村
[4]杨楼村
杨桥村
吴道村
胡庄村
李圩村
钓台村
徐井村
宋圩村
王沟村
双庄村
大柏村
惠庙村
小高村
蔡圩村
三界村
塘坊村
找沟村
蔡集村
小郭村
张宏村
元场村
骆场村
小史村
大何村
骆庙村
潼城村
黄墩村
胜宅村
张店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总人口
60258
男
31059
女
29199
家庭户户数
15982
家庭户总人口(总)
60205
家庭户男
31021
家庭户女
29184
0-14岁(总)
15531
0-14岁男
8478
0-14岁女
7053
15-64岁(总)
39959
15-64岁男
20489
15-64岁女
19470
65岁及以上(总)
4768
65岁及以上男
2092
65岁及以上女
267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