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
阿维尼翁是法国东南部城市,沃克吕兹省首府。在罗讷河畔,南距迪朗斯河和罗讷河汇合处4公里。人口8.9万,包括郊区15.8万(1982)。水果、蔬菜和葡萄酒市场。有食品、化学、冶金、精密机械、纺织、造纸等工业。市内有宫殿、教堂等,还有建于十二世纪的阿维尼翁桥。旅游业颇发达。
于法国南部的城市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所。由西蒙德·马蒂尼和马泰奥·焦瓦内蒂设计装饰的罗马教皇宫,看上去是非常古朴的城堡,它俯视着这座城市,环城的城墙和12世纪遗留下来的横跨罗讷河的桥梁。这座突出的哥特式建筑下面的广场上,小宫殿和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构成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碑,它们显示了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教化的欧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
每一个天主教徒都知道他们的教都是在梵蒂冈。但所有的教徒未必知道在法国的南部罗约河畔还有一座教都,它就是阿维尼翁。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3世纪末,由于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因此,在法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和安排下,1309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决定从罗马迁居到阿维尼翁。由于教皇的迁居,教徒们就把阿维尼翁做为朝拜的圣地。
在克里门特五世到1378年之间的时期,天主教教廷从罗马迁移至此,并受国王控制。后来更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形 (史称“大分裂”)。
阿维尼翁的旅游景观
1995年以阿维尼翁历史城区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到了阿维尼翁,离地中海就不远了,往南再走85公里,就是法国南方的海港城市马赛。阿维尼翁正在连接法国南方和北方的要道上。从陆路往来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也要经过阿维尼翁,所以阿维尼翁也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由于地处要害,从古罗马时代起阿维尼翁就是一处繁华地。1840年,人们在阿维尼翁城里发掘出一枚古币,上面铸有6个字母:AOUNIO(阿乌尼奥),这是阿维尼翁的前身。据专家考证,这种货币是公元前120年由马萨里亚(古代马赛)发行的。换句话说,在我国西汉时期,阿维尼翁就已经存在了。另有史料说,阿维尼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远的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其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利古里亚人。当时,这座小城名叫阿崴尼翁(AOUENION或AOUENNION)。按克尔特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大风城;按利古里亚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河神城。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因为阿维尼翁建在多姆山上,所以风大;又因为它守在罗纳河边,所以有河神,两种说法正好概括了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
阿维尼翁引人注目的景物不少,城墙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城墙是完整的一圈,总长近5000米,由大块方石砌成,坚固而厚重。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城墙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城里街道不宽,有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城里的房子都是不怎么高的古建筑,有些墙上画着假窗。原来,从前阿维尼翁城里收税是按家里是否有钢琴、开了几扇窗户来计算,有的人家为了少纳税,建房时就少开窗,房子建好后在外面画上假窗。1995年阿维尼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阿维尼翁老城里只有1.5万居民,为了保护古城风貌,政府对老房维修提供财政补贴。
1348年,普罗旺斯的女领主让纳以8万弗罗林(古佛罗伦萨金币)的价钱将阿维尼翁卖给了教皇克雷芒六世。虽然后来的教皇格雷戈里一世于1377年将教廷重新迁回罗马,但阿维尼翁仍属教皇的领地。直到1792年,法国在完成了大革命以后才重新将其收回。
阿维尼翁还有一处有名的古迹———贝内泽桥。传说,800多年以前,15岁的牧羊少年贝内泽受到神灵启示,决定在罗纳河上建一座桥。他独自将一块十几个人都抬不动的巨石搬到河边,确定了建桥的位置。当地民众在他的率领下,历时8年,终于将大桥建成。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座桥是罗纳河下游唯一的桥,通过它往来于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的朝圣者及商务人士无不感到欣喜。大桥本来长900多米,有22个拱孔,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有一首老歌《在阿维尼翁桥上》唱道:“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跳舞,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围成圆圈跳舞……”这首歌使大桥声名远扬。不过,大桥建成后曾多次被洪水冲垮,又多次重修,直到17世纪,人们决定放弃这种努力。如今的贝内泽桥是一座仅余4个拱孔的断桥。站在罗纳河中的断桥上举目四望,更能体会古城的沧桑,断桥也成了阿维尼翁的一处胜景。
阿维尼翁历史地区,位于法国普罗文斯地区的沃克吕兹省,距马赛西北约85公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维尼翁历史地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维尼翁的城墙建于公元14世纪,总长5000米的城墙完好无缺,城垛、城塔和城门一如旧观。市内古迹众多,最动人的景观无疑是教皇宫。这座城堡式宫殿耸立在城北高岩石山上,面对着围有柱廊的椭圆形广场。总面积1.5万平方米,由旧宫、新宫连接而成。两者风格迥然不同,但在建筑风格上都受罗马式建筑所影响。
教皇宫外观雄伟庄严,带8座塔楼,内部似一座迷宫,大殿小厅相连,廊道迂迦曲折。新宫最大的厅堂是二楼的克雷芒六世礼拜堂,长52米,宽15米,高19米,象征教皇在阿维尼翁的权威。
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建于公元12世纪初。大桥有21座桥墩,22个巨大的拱洞,如今只剩下4孔,长900多米,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由于它是法国民歌《在阿维尼翁桥上》的灵感来源而令人向往。大桥北侧的圣尼古拉礼拜堂,正殿呈船头形,别具一格。
阿维尼翁的财富并不只限于它的过去,自1947年起该市每年七八月间都要举办艺术节,这是欧洲主要的戏剧庆典之一。
阿维尼翁艺术节
阿维尼翁艺术节创办于1947年, 是法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艺术节 之一。每年七八月在阿维尼翁市举办。该艺术节的创始人是法国戏剧导演让,推拉尔。目的是促进战后文化艺术的复苏与发展。维拉尔努力使戏剧摆脱了"高雅艺术"的桎梏,把戏剧视为"法国公民的戏剧"。阿维尼翁艺术节鲜明的特点是坚持走创新的道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艺术节的声誉与日俱增,影响规模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