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焉耆语╠

伯希和认为所谓“吐火罗语A”和“吐火罗语B”都不是吐火罗的语言,因为“Tokharoi 吐火罗”有强送气声,不论“吐火罗语A”或“吐火罗语B”,都不存在这类强送气声;他主张废除“吐火罗语”这个称呼,主张用方言A残简出土地之一的哈喇沙尔为名,改称“吐火罗语A”为“哈喇沙尔语”(Qarasahr其实就是焉耆的维吾尔文称呼,)。

火罗语A残卷中有“arsi”一字。英国学者贝列(H.W.Bailey)认为arsi 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Agni阿耆尼:“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吐火罗语A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不赞成“哈喇沙尔语”这称呼,因为“哈喇沙尔”虽然和焉耆是同地异名,但毕竟是维吾尔语,历史上比较晚,不如焉耆恰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