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政大臣(太政官) (Da-jyou-dai-jin) だじょうだいじん,日本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定员一人,正一位或从一位。有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太政大臣官位相当于从一位,律令制中最高行政长官,别名大师,虽相当于唐代的相国,但基本上无任何特别职务,至飞鸟时代开设,于天智十年(671)由大友皇子(即后来的弘文天皇)成为第一任太政大臣,以后的太政大臣都由皇子担任,但到了孝谦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由权臣藤原仲麻吕进为太政大臣,至此太政大臣改由藤原氏任兼,而最后一任太政大臣是在明治四年担任的三条实美。
理论上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长官,但自从关白出现后,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为一个“荣衔”。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职。而织田信长在死后也被追赠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