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格战斗机家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米格-1战斗机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这种战斗机安装米库林设计局的AM-35A型水冷发动机,设计指标为7000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670公里/小时,升限13000米,爬升到5000米高度耗时4.6分钟。但是由于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I-180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加之I-200被认为不够先进,所以该机的研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后来为了和雅克福列夫的I-26战斗机竞争,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加快了I-200的研制进度。1939年12月初,I-200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并获得了苏联空军司令和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认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该计划,前苏联当局决定成立一个由米高扬领导的新设计局。

米格-3战斗机

米格-3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单座活塞式战斗机。该机由当时从属于第一国家飞机工厂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但最初的设计思想则来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K型机。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米格机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5000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防空军(PVO)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

米格-9战斗机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BMW003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RD-20,每台静推力800公斤)。MiG-9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年3月原型机出厂,4月24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作为喷气式战斗机,MiG-9并不成功,共生产了约1,000架,服役时间不长,1952年MiG-15服役时就退役了。

米格-15“柴捆”

米格-15于1947年6月首飞,北约所起的外号为“柴捆”,是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机中的“佼佼者”。米格-15为全金属半硬式结构,装备一台RD-45型喷气发动机,机头进气,水泡形座舱,并安装了弹射座椅,采用后掠中单翼,大面积后掠角尾翼,水平尾翼装在垂尾上,装备37毫米机炮1门23毫米机炮2门,机载设备包括瞄准具、无线电台、无线电罗盘、高度表、信标接收机等,是一款十分优秀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

米格-17“壁画”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目前,在一些小国空军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击任务外,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我国于1956年开始由沈飞仿制米格-17,国内编号歼-5,从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产,到83年底共生产974架,目前歼-5已全部退出现役。

米格-19“农夫”

米格-19的气动外型和米格-15、米格-17一脉相承,于1952年5月24日首飞成功,起初只能在俯冲中达到超音速,后来改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换装更大面积的全动式平尾,顺利达到了设计要求。量产型的米格-19机翼后掠角55度,头部三门机炮中的两门被移到翼根处,头部空间被腾出来放火控及其他电子设备。米格-19的原型机事实上打破了一项飞行速度世界纪录,在那时候美国的超级佩刀机F-100还不能超过马赫1.09。而米格原型机早就超过了马赫1.3,改型原型机更达到马赫1.46,但为了保密,设计局并未申报这一纪录。米格-19先后有多达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米格-19的主要型号有:米格-19P、米格-19PM和米格-19SV。中国产的米格19的国内型号叫做歼-6.

米格-21“鱼窝”

米格-21战斗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十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重要改进。

米格21

米格-23/27“鞭挞者”

在它服役的那个时期,米格-23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战斗机,所以它的服役数量也是非常的大。作为从米格-23发展来的先进战斗轰炸机,米格-27的原型机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飞,72年共生产了24架。飞机最大载荷4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点7马赫。

米格-29“支点”

第一架米格-29原型机在1977年10月首飞,飞机所有技术验证阶段共用了14架进行测试,1980年5月,飞机通过国家验收认证开始量产。西方社会和北约给了它一个绰号“支点”。它的良好的机动性能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测距离远,并且需要的地面维护工作都比较简单。

翼展:11.36米 机长:17.32米 高度:4.73米

载油量:4640千克 最大马赫数:2.3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 武器:2枚R-27R中程空空导弹,4枚R-73格斗导弹或3000千克炸弹和无控火箭。单管机炮备弹150发,机翼内侧前缘。 自身防护:两具拽光弹布撒器,“栀子花”主动电子干扰器。

米格-31“猎狐犬”

1976年4月22日,编号83-2的二号原型机携带完整的机载系统进行了试飞,它能在担任领空作战任务时指挥其它飞机,并且装备了Zaslon雷达,该雷达能与其它战斗机分享数据。截至目前,俄罗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战斗机。

翼展:13.464米 机长:22.688米 机高:6.15米

最大马赫数:2.83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 武器:4枚半主动雷达制导R-33S空空导弹、2枚中程R-40TD导弹或4枚R-60M近距空空导弹。一座6管23毫米机炮,备弹260发 自身防护:主动电子对抗装置。

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米格-AT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和法国斯耐克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高级教练机,由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负责全机的制作与组装、系统整合与后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负责销售,斯耐克公司提供发动机,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电系统。双方为能共创双赢,俄方出资68%,法方出资32%。俄罗斯空军计划用米格-AT取代现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练机。米格-AT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目前该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俄专家评估:与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机动性要稍胜一筹,在近战中也更占优势。由于米格-AT采用了西方规格的航电系统,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飞行员既会操控米格-29、苏-27,也能操控“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和F-22等当前世界各型先进战斗机。这使米格-AT具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米格-AT机身长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飞重量在6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900公里/小时,飞行距离可达3000公里,极限飞行高度近1.6万米。在作为歼击机使用时,该机可以配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两个非制导火箭吊舱(或两枚轻型航弹)以及两枚空对空导弹。

它采取前后串列的座舱设计,采用下单翼常规T字形尾翼布局。两台引擎被安装在机翼上部。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与先进战斗机相同的线传控制。主翼采用低单翼直线翼型。机翼接近机身处改向斜前方伸展。为能提高升力,机翼前缘有高升力条板,后缘有双重缝翼。它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这使得它的推力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高级教练机。它还有几个惊人的地方,如机翼攻击角上限与F-16相同,可达25度。它的7个外挂点可载武器达两吨,只有俄罗斯的另一款高级教练机雅克-130可与之媲美。它装有多功能雷达,搜索距离达60公里。

米格1.44

1999年1月12日,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

罗莫夫飞行试验研究所基地,向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尤利.马斯柳科夫和国防部长伊格

利.谢尔盖耶夫以及部分国家驻俄罗斯使馆的空军武官司和国内外记者,展出了MFI

第五代多功能歼击机(俄罗斯的歼击机分代,与西方习惯有所不同。俄称的第五代,

相当于西方的第四代),并向媒体宣布:集25年俄罗斯航空科研和制造结晶,可与美

国F-22战斗机抗衡,并符合21世纪战争要求的MFI多功能歼击机将于今年2月底升空试

飞。

研制背景

鉴于80年代初美国作出研制ATF先进技术战斗机的计划,前苏联也拟定出关于歼制第五

代歼击机的秘密决定。之后,前苏联政府责成航空工业部和空军联手完成这项秘密任

务。为此,前苏联航空工业部和空军召集一些从事军事航空装备设计工作的大型设计

局,就新型歼击机的外形设计和结构方案进行研讨和论证。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俄

罗斯米高扬设计局最终向俄罗斯空军提交了MFI多功能歼击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代号

1.42)。此前,该方案已顺利地通过国家委员会的论证。1989年,米高扬设计局完成

了对MFI全套图纸的设计工作;随后,便开始了首架MFI的生产。MFI歼击机的总设计师

是拉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主任设计师是格里戈里.谢多夫。在MFI多功能歼击机的最

后研制阶段,主任设计师是尤利.活罗特尼科夫。1994年初,MFI歼击机组装完毕并被

运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试飞员罗曼诺

夫.塔斯卡耶夫驾驶该机在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机场跑道完成了快速滑

行。但由于经费严重短缺,研制工作被迫搁浅。此后,尽管联合企业就MFI的经费问题

向其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多次,但最终也没能解决。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

业联合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格里戈里.涅莫夫和总设计师米哈依尔.科尔茹耶夫十分重视

MFI的研制;在筹集了少量经费的情况下,又重新启动了该机的研制工作。

设计特点

MFI多功能歼击机(即米格1.44,下同)是一种“鸭”式气动布局。主翼为后掠三角翼;采用V型双垂尾。这种

气动布局在俄罗斯喷气战斗机设计史上是个创举。由于MFI多功能歼击机上装有16块控

制舵面,因此该机能象鸟一样在空中飞行。MFI的动力装置由两台AFI-41推力矢量发动

机组成。AJI-41发动机的推重比为11,能保证飞机在空中以不同飞行速度实施机动,可

在不必打开加力的情况下作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飞行。此前,AJI-41发动机曾装在图-16

空试验平台上进行了常规试验;装在米格-25空中试验平台上进行了非常规试验。装有

该发动机的米格-25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000公里,飞行高度超过20000米。为隐身需

要,MFI多功能歼击机的发动机采用了可调S型进气道;同时,进气道内有吸波涂层。飞

机机身、机翼和全动水平鸭翼使用了碳纤维和聚合物材料。由于该机机身表面也采用了

吸波涂层,对机载雷达元件进行了屏蔽;同时采取了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将武器置

于机身内部;因此俄方称其隐身性能可与美国的F-22战斗机相媲美。

MFI多功能歼击机装有带相控阵雷达开线和对方向图实施电子殷描的第四代脉冲我普勒雷

达。该雷达可保证飞机与敌目标进行远距空战;并能同时对6个以上敌目标实施攻击。此

时,MFI可充当空中预警指挥机的角色,将剩余的攻击目标交给其它战斗机完成。当这些

战斗机对敌目标攻击时不必打开机载雷达,由MFI对发射的导弹实施制导。MFI装有可实

现“发射后不管”的第四代远距空空导弹和远距空面导弹,还保留了30毫米口径的内埋

式航炮。其外部挂架可携带目前俄罗斯空军作战飞机使用的任何型号的导弹和炸弹。

MFI安装了国内生产的液晶显示器;装备了由机载系统、新型抗荷服、抗荷座椅组成的飞

行员抗过载设备;其机载电子设备重量轻,性能可靠。

发展前景

尽管MFI多功能歼击机的优异作战性能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和普遍关注,但

是,生产该机的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管

理体制不合理,严重阻碍了MFI的研制工作。二是该机研制经费缺口较大。俄罗斯米格和

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总设计师米哈依尔.科里茹耶夫称,要使MFI拿到生产许可证书,

必须要完成1000小时的试验。为此,需要生产8-10架试验样机。目前,米格和莫斯科飞

机生产联合企业从空军得到了约26万美元的研制费用,而每架FMI的价格约为7000万美元,

也就是说,要生产10架试验样机共需七亿美元。在目前俄罗斯经济形势恶劣的情况下,俄

政府要拨出这笔巨额费用十分困难。而政府若不拨款,研制计划就可能告吹。基于上述原

因,“米格”航空工业联合公司已开始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

米格在游戏中

在红色警戒:尤里的复仇中,联军的英雄鲍里斯可以通过红外系统召唤空中打击,执行者便是米格战机,在鲍里斯达到三星后,召唤战机数更可达到四架。

在命令与征服:将军及资料片绝命时刻中,米格是中国阵营的主力空中战机,具有空地通吃的超强本领。核武将军拥有的核米格加成,使米格在夺取制空权或者轰炸地面部队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在红色警戒3中,苏军的主力战机便是米格战机,具有强大的对空能力,缺点是没有对地作战能力.

在锁定皇牌空战中收录了多种米格战斗机(米格-19、21、23、25、27、29、31等)玩家可驾驶米格-29A和米格-29S两种。

在其他模拟空战类游戏中米格战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