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党委书记女,汉族,1947年9月生,黑龙江哈尔滨市人。197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下乡参加工作,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研究员。1972年5月至1975年11月在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仪器系学习。1993年至1996年在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1975年12月毕业分配到原地质部工作,1975-1991年先后在部计划司、直管局任副处长、处长,参与全国地质工作“七五”、“八五”计划的编制工作。1991年11月至今,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先后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地矿经济研究与管理、地质环境技术管理、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工作。先后分管财务处、科技处、总站办、编辑部、人事处、情报中心工作。兼任中国地矿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地学会复垦分会副主任。

2 .湖北省外国经济学会理事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会理事。

学历、学位:

1984年7月,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学士;

1987年7月,复旦大学经济系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

1992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系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

出国进修:1997年6月-1998年12月,香港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主讲课程: 微观经济学(中高级)

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1) 《入"关"后的中国》,主编,武汉出版社,1993年。

(2) 《亚洲的戏剧》,米尔达尔著,合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3) 《新发展经济学》,参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中国住房、企业改革和环境保护》,译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投资新浪潮》,武汉出版社,1993年。

(6) 《新发展经济学》,专著(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译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

主要论文:

(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回顾与再发现,《江汉论坛》,1991.2。

(2) 公平与效率: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江淮论坛》,1992.1。

(3) 大国经济发展问题初探,《江汉论坛》,1993.3。

(4)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93.3。

(5) 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经济学家》,1994.6。

(6) 国有企业冗员问题的解决办法,《特区经济》,1995.11~12。

(7)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8) 国企产权改革向相何处去?,载香港《信报》,1998.3.5。

(9) 国企有产权改革是经营重大转变,载《信报》,1998.3.6。

(10) 土地为什么没有荒芜?,《经济学消息报》,2000.10.20

(11) 从不平衡到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湖北省社会科学》,2000.6

(12) 债转股空间有多大,《经济学消息报》,1999.10.22

(13) 国企产权改革的社会问题,《长江日报》,1998.2.2

3.上海雅兰书画艺术进修学校校长职业书法家,自号半瓢。1968年11月生于江西高安。小彷徨斋主,现为上海雅兰书画艺术进修学校校长(法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上海杨浦画院画师。1977年在舅舅发蒙下学书,1987年入伤害空军政治学院,历任战士、文书、代理排长、政工干事,1988年师从刘小晴先生,并于2001年出版上海书协中青年书法篆刻家系列作品集《张卫东书法集》。2003年主编《国展获奖书家评刊》,并组织策划“冲刺全国八届展上海短训班”活动。

艺术简历:

1985年始拥有书法、诗词、篆刻、文章发表。

1995年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1999年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入展。

1996年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获“能品奖”。

2000年参加“经典与当代书风获奖书家邀请展”。

2003年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入展。

4.湖北省物价局局长

湖北省物价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处。

5.华东师大教授生物学本科毕业,神经生理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生理心理学(国家人才培养理科基地主干课程),心理学导论,临床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研究生课程:生物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临床心理学,老龄心理学。

研究专长

生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研究领域

应激-应对行为机制,大脑皮层与边缘系统认知-情绪机能,成功老龄化的心理学研究,心理测评的跨文化研究,实验环境心理学研究。

招收研究生方向:行为机制分析与应用

学术成果(论文)

1. 张卫东. 都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心理初探. 心理科学,2005年第3期.

2. 张卫东,Schick, C.J.等. 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 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

3. 张卫东等. 都市人智慧隐含理论的初步调查. 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4. 张卫东(第二作者)等. 成年期人格发展研究进展概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第3期.

5. 张卫东. 智慧的多元—平衡—整合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6. 张卫东. 选择注意神经机制:前扣带皮层对躯体感觉输入的丘脑—皮层调制. 心理科学,2002年第6期.

7. 张卫东. 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 SEM研究. 心理科学,2002年第3期.

8. 张卫东等. 上海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第2期.

9. 张卫东.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价模式研究. 心理科学,2001年第5期.

10. 张卫东. 应对量表(COPE)测评维度结构研究. 心理学报,2001年第1期.

11. 张卫东. 应对行为跨文化测评的构念等同与偏差性研究. 心理科学,2001年第3期.

12. 张卫东. 扣带皮层的生理心理机能. 心理科学,2000年第6期.

13. 张卫东. 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第2期.

14. 张卫东. 大脑探究,引人入胜. 科学,1999年第6期.

15. 张卫东. 老年人特殊生活事件的应对意向与情境性应对. 心理学报,1998年第4期.

16. 张卫东. 社区老年保健的理论构想与实际研究. 老年学文集之七——迈向二十一世纪老龄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pp.343-356.

17. 张卫东. 居家养老模式研究——养老需求形态分析. 上海老龄科学,1998年第1期.

18. 张卫东(第二作者)等. 居家与住院老人养老现状及其意愿比较分析. 上海老龄科学,1998年第2期.

19. 张卫东.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行为脑机制的多学科探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0. 张卫东等. 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利用度研究. 心理科学,1997年第5期.

21. 张卫东(第二作者)等. 从脑到计算机——鸿沟能否逾越. 心理科学,1997年第3期.

22. 张卫东.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主体中介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学文集之六——迈向二十一世纪老龄问题探讨.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pp.376-389.

23. 张卫东. 关于场依存性-独立性与催眠感受性及性格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1996年第5期.

24. 张卫东. 大学生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研究. 心理科学,1995年第1期.

25. 张卫东(第三作者),周绍慈等. 家兔海马对MGB神经元下行影响研究. 中国生理科学(英文版). 1989年第3期.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模式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城市绿地景观评价的观赏指标研究”(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科研项目)以及多项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诸如“上海市老年人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社会发展过程中老年人心理适应研究”等。

获奖情况

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老年学学会)。

’99上海精神—行为——理卫生联合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

申银—国奖二等奖。

出国(境)学术活动经历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200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第二十七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并作报告。

200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国际跨文化心理学高级研讨会。

2000年,中国台湾,参加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

2003年,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年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老年学学会理事

6.海南华侨中学副校长张卫东,1963年3月生,黑龙江绥棱人。90年3月入党,81年7月参加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结业。曾任教研组长、教研室主任,现任海南华侨中学副校长。系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海南省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海口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成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国家级培训专家组成员。发表论文60余篇,23篇获省部级奖励,参编书籍9部。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获省级奖励的有200多人,6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2000年获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曾获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7.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1968年11月生。1977年始学书,1985年始有书法、诗词、篆刻、文章发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中国书法名家网总编。 2002年入编林岫主编《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集》;《青少年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专版介绍。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全国六、七、八届展入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获能品奖;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展获二等奖;全国首届青年展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展入展等计18次,4次获奖。 出版《张卫东作品集》,2001年至2003年主编《国展获奖书家谈创作》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3年在上海组织策划“冲刺全国八届国展”、2004年策划“首届青年展”、“冲刺中国书协未来展”活动。2005年11月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张卫东书法艺术展。

8.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男, 1961 年出生, 1983 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 2002 年至 2003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3 年至 2004 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任职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传统雕塑、城市雕塑。

《学习的道路》参加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入选《中国当代雕塑壁画艺术集》;《能源纪念碑》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评奖优秀奖,获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特别奖(合作);《穿睡衣的少妇》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获山西文艺创作一等奖;《彩带操》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世界观》第八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展;《古代精品的维修与保护》山西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2 期;《九龙灌浴》江苏无锡灵山《制作》;《少女》发表《文艺研究》 2000 年第五期;《自助餐》《杜桑 ·长胡须蒙娜丽莎的半裸像 》发表《雕塑》 2004 年第一期;《超越梦想一起飞》方案一获 2008 奥运会场馆雕塑设计“优秀奖”;《超越梦想一起飞》方案二获 2008 奥运会场馆雕塑设计“佳作奖”。

9.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男,生于河南,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供职于中共河南省政研室、中国经营报、国际商报、日本株式会社在华总部等 单位,现供职于香港经济导报社,从事“改革开放30年专题”报道工作,采访过曾经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决策者、实施者和参与者。

10.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具中国律师资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读。先后在中纪委、香港华润集团等机构服务多年。历任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锦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董事,现任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1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1988.09~1991.0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991.07~1995.0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助教

,讲师;1995.09~1998.09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天然药化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09~2000.01 法国Paul Subatiar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2000.09~2003.09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副教授;2003.095至今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室主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教授。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总后科技新星”、“第八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荣誉。担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及《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十本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及审稿人。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体内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创新中药的研究,主持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基金等16项基金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2篇,其中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lanta Medica 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00篇,EI收录5篇,出版专著2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国内发明专利2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得中药一类新药临床批文3项,二、三类新药证书和临床批文6项。

12.太原大学经济贸易系副主任笔名张丁卫东,男,1971年2月生,山西省定襄县人。太原大学经济贸易系副主任、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科带头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培训教师,山西省电子商务协会理事,2006年、2008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山西省双师型教学优秀教师,2008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二等功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我国“和合营销”理论与实践首倡人。已出版《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专著一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市场营销学》一部,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促销策划与管理》一部,主编《网络营销》、《新编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营销策划理论与技艺》、《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等教材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的“工学结合四阶循环营销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山西省2008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任太原市三和博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营销顾问,曾为山西省贸达集团、山西省通信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营销经理培训。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西分院、太原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商职业学院等校兼职教师,任山西工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1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教授现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兼胸外科主任。199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胸外科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5年。对胸外科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专业特长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气管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对复杂、疑难的肺癌、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与综合治疗。曾主持完成天津市首例肺移植手术,近期开展的新技术:无痛开胸术,气管、支气管肿物内镜冷冻治疗,胸腔镜微创外科等。获科研成果二项,主持科研课题二项,在中华系列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分会肺癌专业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市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天津市青联委员,南开区政协委员。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选天津市“131”人才。

14.北方昆剧院老生演员

张卫东,男,1968年10月出生,北京市人。张先生系满洲正白旗霍罗氏后裔,祖辈在逊清曾为将军,太祖色尔固善系咸丰年福州都统,曾祖万禄擅鉴赏金石书画,祖父缙桂擅中医儿科,父张振启系北京中医皮肤科专家。张卫东先生受家庭熏陶,自幼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向吴鸿迈、周铨庵以及上海昆曲研习社樊伯炎学习老生、老外以及正旦、小生等行当,被文博大家朱家溍收为入室弟子。

张卫东曾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八一班)学习京剧老生,向白元鸣、徐荣明、郭世恩等老师学习,被杨荣斌收为入室弟子。在昆曲班学习期间,向陶小庭、侯玉山、白士林、张国泰、朱世藕、满乐民、戴祥祺、周万江等诸多老师以及郑传缢等老师学习。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毕业分配在北方昆曲剧院工作,主演正工老生,国家二级演员(副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京昆社指导老师、北京大学教工京昆剧团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昆曲选修课主教导师、中国音乐学院昆曲选修课主教导师、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古典民歌主教导师。曾任北京昆曲研习社社务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先生擅演昆曲老生、末、外等剧目《千钟戮·草诏·搜山·打车》、《一捧雪·祭姬》、《牧羊记·望乡》、《琵琶记·扫松》、《蝴蝶梦·毁扇》、《浣纱记·寄子》、《绣儒记·打子》、《牡丹亭·学堂》、《长生殿·骂贼》以及全部《奇双会》中李奇、《烂柯山》朱买臣等,曾主演创新剧目《飞夺泸定桥》的老汉、《宦门子弟错立身》的王恩深,以及改编戏《琵琶记》中的蔡公。

张先生扮相清俊,身段古朴,嗓音甜美。咬字唱法循规蹈矩,且口齿清楚,善于理解剧中人物思想感情。

1993年,因主演《千钟戮·草诏》一剧,荣获“北京青年戏曲大赛表演奖、集体奖”。

1994年,获“北京新创作表演奖”。

1994年,以《千钟戮·草诏》一剧中的方孝孺一角,荣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汇演优秀表演奖”。

2000年,以《琵琶记》中蔡公一角,荣获“首节全国昆剧节汇演个人表演奖”。

2006年,台湾新竹市国剧研究会授予“新竹市推动文化基层建设奖”。

2006年,以《宦门子弟错立身》王恩深一角,荣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1989年至今,张先生曾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中国科学院中科侨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矿业学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关村中学、北京天坛中学以及香港文化中心、台湾政治大学、中央大学等几十所大中院校向学生们讲授昆曲知识,传播量己达万余人次,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台湾中央广播电台曾多次做专题播放。

199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为“华韵九芳”做专题昆曲讲座。其创作的三十集戏曲系列儿童片《小梨园》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以及海外频道播放。

1985年以来,张先生在《戏校园地》、《戏剧电影报》、《武术健身》、《中国电视戏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昆曲研习社·社讯》、《京昆通讯》、《中国昆剧研究会会刊·兰》、《中华读书报》、《经典》、《读书》、《北京纪事》等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北方昆曲最大的支派》、《单弦中的昆曲曲牌》、《北京子弟书中的昆曲传奇》、《梨园行的来历》、《正宗昆曲大厦将倾》、《今日京城古戏台》、《中国戏曲故事中的珍宝》以及北京学苑出版社北京民俗类丛书《喜庆堂会》(合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昆曲艺术课教程》等,深受欢迎。

利津优秀教师

利津优秀教师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获得“东营市教学能手”称号, 2005年获利津一中首届首席教师、首届师德标兵称号。2009年9月被授予“利津县市优秀教师”称号。

多次获得全市历史学科、文科综合高考第一名,2008年所负责的08届毕业班高考重点本科数、本科总人数、尖子生人数和考入名牌大学人数四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所带文科实验班,3人进入全市文科前10名,二本以上、本科总数均为平行班最高,16人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超过其余平行班总和。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县委县府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