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郡,魏文侯时候置,即公元前446-396年间。
秦惠文君十年(前 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上郡治肤施县(今陕西榆林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郡为翟王,都高奴(今天的延安繁华地带百米大道)。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翟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又治肤施县(今陕西榆林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
新莽时(公元8-23年),改上郡为增山郡
东汉初增山郡复为上郡
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零羌占上郡地,上郡治所遂徒于衙(今陕西白水县),永建四年(129年)上郡归旧土。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冻羌侵上郡地,上郡治所徒居夏阳(今陕西韩城)。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前后,羌胡大掠上郡,上郡郡治又徒迁到洛阳,属于侨治了。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上郡改入冀州管,实际已经归胡地盘。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废上郡。
秦两汉上郡辖境约今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行政区域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区。
二、大业二年(606),改敷州为鄜城郡,大业三年,鄜城自杏城(黄陵)迁至五交城(陕西富县城),改称上郡,领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五县。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上郡为鄜州。
三、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陕西绥德地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