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简称USC)
校训 Palmam qui meruit ferat
(拉丁语,"Let whoever earns the palm bear it")
建立时间 1880
类型 私立
捐赠 亿[1]
员工 4,390
校长 Steven B. Sample
大学部 16,474
研究生 15,686
位置 洛杉矶, 加州 美国
校区 市区 - 235 英亩
颜色 石榴红和金色
昵称 特洛依
Men/Women of Troy
吉祥物 Traveler
网址 www.usc.edu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又名 南加大 ,USC , 'SC, Southern California 和 Southern Cal ,位于加州洛杉矶市中心,由监理会于1880年创立,是加州及美国西岸最古老的私立大学。
根据南加大为2005年准新生预备的入学申请文件所引的资料,南加大已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之一[1]。在2006年,34,000申请者中只录取2700名学生。南加大于2000年获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选为年度风云大学(College of the Year)、以及获得Princeton Review对大学的广泛社会服务课程。根据卡内基教育基金会2005年公布的大学分类,南加大被归类为特高研究型大学(very high research activity)。在美国4,383所高等学府中,只有96所获得此项分类。
南加大亦是新近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洛克碳氢研究所所长George Olah教授的驻在处。南加大也是少数同时拥有两座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资金设立的工程研究中心(ERC)-- 专门研究网络及多媒体的综合多媒体系统中心(IMSC) 以及 微电子生物系统中心(BMES) 。此外, 南加大被美国国土安全部选为第一所国土安全卓越中心。
南加大最近的筹款活动中,为学校筹得29亿美元,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所筹得的第二高总筹款额。这使南加大及其合作伙伴可在短期内完成兴建27幢新大楼,为学生提供超过75万平方米的活动、科研、教学及医疗空间。
南加大的体育成绩亦很彪炳。它是美国所有大学中曾夺得第二多冠军奖的大学,总共得到104个冠军。
USC南加大成立于1880,是一所卫理宗大学,校地由三位富有的洛杉矶居民捐赠,大学开设时,共招收了53位学生和10位教职人员。首届毕业生有3人—两男一女,数十年后,USC南加大不再带有宗教信仰,正式独立于卫理宗教堂。
南加大在成立后就不断的开始成长,除了位于洛杉矶市区南方2英里的主要校区("大学公园校区")之外,学校也于市区北方2英里处设立了健康科学校区,;在尔湾(Irvine)里的奥兰治县中,设立了商学、药学、社工和教育学院;还有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以及Marina del Rey的资讯科学研究所,公共管理学院则位于卫星校区加州沙加缅度。
在2005年,南加大于华府成立了联邦关系办事处,在阿罕布拉市也有健康科学校区,包含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研究所(IPR)并且专注于公共卫生方面。 USC南加大于2004年五月更拓展于国际,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合作, 首度开设USC校海外的 EMBA 课程。在2006年,马歇尔商学院将在圣地牙哥设立卫星校区。
USC的昵称是特洛伊人,其代表象征的特洛伊铜像Tommy Trojan坐落于校园中心。直到 1912前,USC学生(尤其是运动员)被称为卫理宗或是循道宗,两者皆未经过校方正式认可。
在一次对上斯坦福大学的重要田径比赛中,南加大队伍一开始就惨败,根据前几场比赛的统计,南加大队伍根本不可能赢得这次比赛,但是队伍仍全力还击,赢得后半段大多数的胜利,仅漏了一些不重要的外围赛。经过这场龙争虎斗,洛杉矶时报体育记者Owen Bird形容南加大运动员"如特洛伊人般的进攻"("fought on like Trojans,"),而当时校长George Bovard正式批准了这个名称。
大学公园校区大学公园校区位在 南洛杉矶的West Adams区 , 约在洛杉矶市区南方2英里处。校园边界由北边与东北边的Jefferson Boulevard、东南边的Figueroa Street、南边的 Exposition Boulevard, 以及西边的Vermont Avenue所组成。在1960年代,穿越校园的车辆会被取缔,大学公园校区位于洛杉矶地标的徒步范围内,像是Shrine Auditorium, Staples Center, 和Los Angeles Coliseum。对于制片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校园场景,诸如不少影视中哈佛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场景均在此拍摄。大份建筑为罗马式风格,尽管有些建筑像是宿舍、工程学院、物理科学实验室是近代风格建筑(特别是校园北边两栋粗犷风格的宿舍),与校园内大多数的红砖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美丽的校园景致亦与校园外的市区环境成了一种对比。
南加大不断的改善对于两个校园周遭环境,并于2000年获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选为年度风云大学(College of the Year)、以及获得Princeton Review对大学的广泛社会服务课程。约有半数的大学生自愿参加社区服务计划,服务范围从周边的环境延伸到整个洛杉矶。
这项推广计划, 是之前的administrations' commitment to remaining in South Los Angeles amid widespread calls to move the campus following the 1965 瓦兹大暴动, are credited for the safety of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e 1992年洛杉矶暴动. (That the university emerged from the riots completely unscathed is all the more remarkable in light of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several strip malls in the area, including one just across Vermont Avenue from 校园西入口)
学校组织南加大是私立大学,由监理会管理,由约50名投票所产生的理事与几名常务理事、荣誉理事和不投票的退休理事所组成的。监理会投票成员五年一任,每年改选五分之一的席次,只有不参选的理事可以投票。理事多半由是大型组织(包括国内和国际)的高级主管、杰出校友以及大学管理高层或三者结合组成。
大学行政系统包含一位校长、监理事、数位负责不同部门的副校长、一位财务主管、资讯总监和体育指导员。现任校长为Steven B. Sample和监理事为C.L. Max Nikias。
文理科学学院、研究所、18个专业学校分别各由一位学院院长负责。
南加大有时会授予荣誉退职头衔给先前的行政长官,目前有6位荣誉退职的行政长官。
历任校长Marion M. Bovard 1880-1891
Joseph P. Widney 1892-1895
George W. White 1895-1899
George F. Bovard 1903-1921
Rufus B. von KleinSmid 1921-1947
Fred D. Fagg, Jr. 1947-1957
Norman Topping 1958-1970
John R. Hubbard 1970-1980
James H. Zumberge 1980-1991
Steven B. Sample 1991-迄今
学院分布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南加大的课程水准极受肯定,其中商学院、电影、传播、建筑、医学及理工学院等科系在美国大学中相当知名,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排名上也从不缺席。尤其电影学院伴随著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发展,造就了不少电影界的奇才,最著名的校友是电影“星际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和音效大师班•布特、 达芬奇密码的导演朗霍华,阿甘正传的导演罗勃辛密克斯、约翰米辽士、巧克力工厂的导演大卫.L.沃尔普 这些校友在功成名就后以资金赞助学校的发展,是校方丰沛的财源之一。
2004年3月2日,由Max Nikias院长领导的南加大工程学院重新命名为Andrew and Erna Viterbi 工程学院,用以纪念高通公司创办人Andrew Erna Viterbi夫妇,最近曾捐赠5200万美元给学校,这份礼物是有史以来工程学院改名最大的。
大学排名目前,南加大获得联邦政府“研究与发展”经费最多的十所美国私立大学之一,并且为全美大学的前二十名。在佛罗里达大学调查中心,南加大列为全美第12名顶尖研究型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在大学部全国排名第九。
大学部排名
南加大在200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的调查中,名列全美最佳大学的整体排名第30名 [2]
电影电视学院-第1名
Annenberg传播学院-第4名
公共管理学院-第5名
马歇尔商学院-第9名
研究所排名
2006年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的美国最佳研究所排名如下:
电影电视学院-第1名
职业科学与治疗部门-第1名
Viterbi工程学院-第7名
公共管理学院-第7名
马歇尔商学院专业管理人才和MBA管理计划-第5名
马歇尔商学院企业课程-第6名
Leventhal会计学院-第7名
马歇尔商学院MBA-第29名
建筑学院-第6名
国际关系课程-第10名
南加大法学院-第18名
人口统计下列的数据为2004-2005学年统计。
USC共招收32160名学生,其中有15686位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350名,900名住院医师。 目前约有4390名教职人员和14,000员工。 现存的校友粗估约有18万人。 学校多年来,比任何其他美国大学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 目前,约有10%USC的学生超过115个国家的代表。USC的校友会目前有20多万会员。
男:女比例接近1:1,有49%的新生来自外州,大学部种族的比例如下:
47% 白人
21% 亚洲人
13% 西班牙
7% 美国黑人
1% 印第安人
其他3%
研究生中则包含来自115个不同国家的5,500名国际学生
录取情况[3] 31,634学生申请录取8,408人,最后入学许可人数为 2,741人,平均GPA为3.7。19%的学生为SCions或学生家长与USC有关联。9%的学生是家中第一代的大学生。在录取族群中194 National Merit Scholars。
特洛依校友目前现存校友约20万人,近75%的校友住在加州。 为了凝聚校友的力量,目前特洛依网络超过100个校友组织分布在五大洲,最常说的就是只要加入了"特洛依家族(Trojan Family)",你的终生是特洛依成员并透过网络与特洛依校友紧紧结合。
学术单位南加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除最大的文学、艺术、理学院之外,南加州还有 17 个专业学校,科系齐全,各具特色。
文理学院
南加大研究所
专业学校(Professional School)
Leventhal会计学院
建筑学院
(2006年12月20日,中国建筑师马清运就职院长,这是南加大第一次聘请非美国籍人士担任这一职位)
马歇尔商学院
南加大电影电视学院
动画与数位艺术系
互动媒体系
Institute for Multimedia Literacy
南加大视觉人类学中心
Annenberg传播学院
Annenberg传播中心
牙医学院
Rossier教育学院
Viterbi 工程学院
Roski艺术学院
Leonard Davis老人学研究所
南加大法学院
Keck医学院
Thornton音乐学院
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学院
戏剧学院
大学图书馆系统
图书馆列表
Von Kleinsmid Center and Library.
Stoops East Asian Library.会计图书馆
社会应用科学图书馆
Helen Topping Architecture & Fine Arts 图书馆
Boeckmann Center for Iberian & Latin American Studies
Roy P. Crocker 商学图书馆
戏剧影视图书馆
Jennifer Ann Wilson 牙医图书馆 & 学习中心
Edward L. Doheny Jr. 纪念图书馆
东亚图书馆
教育资讯中心
Gerontology 图书馆
Grand Avenue 图书馆
Asa V. Call Law 图书馆
Thomas and Dorothy Leavey 图书馆
Norris Medical 图书馆
音乐图书馆
Hoose Library of Philosophy
科学与工程图书馆
Social Work Information Center
Specialized Libraries & Archival Collections
University Archives
Von Kleinsmid Center 图书馆
体育竞赛USC南加大是美国大学体育联盟(NCAA) 第一类组 、太平洋十大学联会的一员,并且总共赢得史上84座的NCCA团队冠军。USC南加大和宿敌UCLA洛杉矶加大的对抗是极为著名且疯狂的,两者并在学术上也同时都有很杰出的成就,而在体育上的竞争程度更是绝无仅有。但是USC南加大跟圣母大学的竞争比跟UCLA的竞争早上三年。主要与圣母大学的竞争是来自于每年一度的美式足球赛。两校在大学足球的竞争上堪称是全国最激烈的。
南加大的运动风气兴盛,美国各大职业联盟里,一些鼎鼎大名的球星,也有许多是从南加大毕业的,例如: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著名美式足球球星—O.J. Simpson 、前圣路易红鹊队巨炮,破纪录的全垒打王—Mark McGwire 及亚利桑那响尾蛇队的明星投手,巨怪—蓝迪•强森 等 。
特洛依的运动成就
特洛依队全国比赛中,一共赢得84面男子金牌和20面女子金牌。
特洛依队连续26年至少赢得一座全国冠军(1959-60 到 1984-85)。
大学体育联盟男子金牌
橄榄球 (11)
棒球 (12)
体操 (1)
室内田径 (2)
游泳& 跳水(9)
网球 (16)
田径 (26)
排球 (4)
水球 (3)
84面男子金牌
大学体育联盟女子金牌
篮球(2)
游泳&跳水(1)
网球(7)
田径(1)
排球(3)
水球 (2)
高尔夫 (1)
20面女子金牌
体育设施洛杉矶纪念体育馆
洛杉矶纪念体育馆是美国最好也最大的体育馆,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顶级竞技环境,南加大在这座雄伟的体育馆1923年落成时就在此打球,事实上,南加大特洛依队在此比了第一场美式足球赛(对上Pomona大学, 23比7, 1923年10月6号)。 此体育馆是19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地,包含开幕式和闭幕式和1984年奥运会的径赛项目。多年来,除了特洛依队之外,体育馆也是许多球队的主场,包括UCLA美式足球、Los Angeles Rams, Raiders, Express 和Xtreme 美式足球, 和洛杉矶道奇队棒球。该体育馆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从音乐会、演讲比赛、田径运动会到摩托车比赛。体育馆最大能容纳92,000个席位(几乎是靠背座椅),该体育馆位于占地17英亩的博览公园内,同时也包含博物馆、公园和洛杉矶纪念运动场[4]
盖伦中心
Galen Center
传统
吉祥物
Traveler(骑著白马的特洛依人)
George Tirebiter
胜利钟
重达295磅的钟,原本装载南太平洋铁路的火车头上,在1939年代表校友会的礼物送给UCLA全体学生。在两个赛季中,当小熊(Bruin)达点后,UCLA啦啦队长就会敲响此钟 ,在1941年UCLA公开赛时,六名USCSigEp会员 (也是 特洛依骑士成员) 潜入小熊的大本营,并且用卡车将钟偷偷载走,他们将钟藏起来并且躲过UCLA学生的视线超过一年,起初藏在SigEp地下室里,然后好莱坞山、 圣安娜和其他地方,甚至有时藏在干草堆里,小熊千方百计的想找出钟,但都徒劳无功。
直到1942年,这场风波才平息下来,当胜利钟的照片刊在USC杂志"The Wampus,"上时,引起了轩然大波,UCLA的学生朝USC的特洛依铜像Tommy Trojan喷漆,而USC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的回敬在UCLA的草皮上烧出USC的缩写,让警方不得不数次警告,最后,这场冲突在USC校长Dr. Rufus B. von Kleinsmid威胁下—如果再发生紊乱将取消USC-UCLA的比赛,终于停止了纷争。
1942年11月12日,胜利钟用轮子载到特洛依铜像Tommy Trojan前,双方学生代表—USC的Bill McKay 和 UCLA的 Bill Farrer—签署了协议书,同意往后年度的特洛依-小熊足球比赛的优胜者,随后的一年可以保有此钟,也就是说,此钟留在该年比赛胜利的学校,随后、USC的校友会付给UCLA的校友会一半钟的费用。
当时的协议看似不利于小熊,因为他们从未打败过USC,但在第一年的比赛,1942年,UCLA狠狠的痛击USC,14比7。
USC总共赢得7个足球赛季的胜利钟,在主场比赛时,无论是在玫瑰杯USC对上UCLA,前四分之三局时,胜利钟会摆在球场边,当特洛依得分时,特洛依骑士和 USC Helenes将敲响胜利钟。
橡木棍
一根镶著宝石的橡木棍来回穿梭于每年度南加大-圣母大学比赛的赢家手上,这可说是全国最激烈的大学足球比赛。
橡木棍(Shillelagh 发音为"shuh-LAY-lee")是一种盖尔人战斗用的棍棒,用爱尔兰岛上的橡树或黑刺李树制成的,只用这种木头的原因是说,它是唯一比爱尔兰人头壳还坚硬的东西。
学生政府当经典的USC对上UCLA足球赛的前一周,象征南加大的Tommy Trojan铜像会用胶纸包住,避免被泼上UCLA颜色的油漆,就像几十年发生过的。
USC常被媒体说是"Southern Cal",这造成学校体育资讯部门的困扰,还特别要求各媒体不要把学校称为 "Southern Cal",以避免与UC Berkeley柏克莱大学(称为"Cal")混淆。
————————————————————————————————————————[英]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英文缩写]USC
南华大学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
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招收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资格、具有51年光荣建校历史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南省重点建设的5所大学之一。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学校成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2008年10月16日南华大学迎来50周年校庆。
南华大学是湖南省重点大学,学校设有国防科学技术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理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马列教学研究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船山学院(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教学院部,另在附属医院设有12个临床学院。
昔日豪情预言,今朝蓝图成真!2009年6月23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南华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长沙举行。2009年6月2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长沙签订了共建南华大学的协议,这是中核集团首次与省级政府共建一所大学,也是我省首次与央企共建一所大学。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扶持南华大学核工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促进核人才培养,推进核科技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南华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核科技研发基地之一。湖南省将把南华大学列为本省重点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中核集团以参与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科研实习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等方式参与共建。
[王朝网络]
校园环境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东临滔滔湘江,北眺巍巍衡山,校园环境幽美。
学科特色
学校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核技术、矿物资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核安全、铀矿冶安全、建筑安全)、放射医学、热能动力工程(核电工程)等11个核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是国防重点专业,核技术及应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防紧缺专业。直接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一共有18个,支撑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24个,拥有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2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矿冶工程、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南华大学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截至到目前,该校已经能够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三种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正联合衡阳市筹建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
湖南省7月9日公布了95个专业为第二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南华大学5专业榜上有名。这5个专业分别是制药工程、医学检验、药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加上已有的11个第一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南华大学已有高校特色专业16个。
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矿冶工程、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设有核技术及应用、采矿工程、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等近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55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拥有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7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学技能;拥有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国防紧缺专业20个。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拥有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其中有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 。
[王朝网络]
学校特色及优势核特色
学校核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核工业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深厚的核人才培养传统。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铀矿冶炼、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等8个核专业,直接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10余个,支撑与“核”有关的专业和学位点20余个,博士点2个,核科学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和矿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目前,学校形成了“核心突出、支撑有力、工文渗透、核医结合”的核学科体系,是我国核本科专业最齐全、本科生规模最大、层次较高、特色鲜明的高校。
学校医学优势
学校医学优势突出。办学50年来,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湖南省培养了2万余名高级专门医疗卫生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经验。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矿冶工程、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目前,学校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学、药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齐头并进的完整的医学专业体系,在湖南省医学人才培养领域优势明显,具有重要地位。
[王朝网络]
学校师生及硬件设施信息学校生员、教员信息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4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500名,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6000余名。学校招收和选拔国防生的专业22个,共有在校学生400余名。其中有海军国防生大约400多人。
学校有教职员工2537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234人,副教授6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者8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78名;拥有部省级创新团队5个,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名;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
校园硬件设施
校本部占地面积1317亩,图书馆藏书300万册,电子图书78万册。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和8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共有病床7000余张。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110余个。
学校除校本部之外,还有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校区(南华大学西校区)800亩以及文科教学部(南华大学新校区)2000亩。
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矿冶工程、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设有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等近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55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拥有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7个;拥有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国防紧缺专业20个。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拥有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其中有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 。
[王朝网络]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地方政府纵向科研项目50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余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平均每年被SCI、EI、ISTP三大文献检索200余篇。 学校编辑出版了《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杂志。学校是中国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际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积极进行与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目前,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进入实质性合作,互派留学生;与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开展了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长期的联系。
建校50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4万余名“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应用型人才。他们绝大多数扎根奋斗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一线;大多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骨干,一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计亮年院士和曾益新院士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高层领导。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单位”、“十五”期间为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校训,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二是从一般学校向高水平大学的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王朝网络]
南华大学历史沿革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共和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组成南华大学的两院一所,在发展核武器和核工业的号角声中,在提高人民卫生保健水平的呼唤声中,应运而生。尔后,他们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脉搏,在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1958年,为提高人民的卫生保健水平和加快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国家批准建立衡阳医学院,由湖南医学院全力支持,隶属湖南省领导。时任湖南省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同志担任筹委会副主任。
1959年,在发展核武器和核工业的背景下,国家将原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工程系等专业系迁至衡阳,组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后为核工业部),当时是我国唯一培养铀矿开采本科学历以上高级人才的专业学院,因此被誉为我国铀矿冶第一学院。
1962年,为适应铀矿山地质研究、采矿研究、化学分析以及放射性仪器研制等需要,中共二机部党组与江西省委商定在江西矿务局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南昌矿业研究所”,简称南昌所,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十二局。1966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的矿山设计部分与南昌所合并,成立二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简称三院。
1962年,衡阳医学院停办。1965年复办改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1977年恢复衡阳医学院建制。
1969年,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停办。
1969年,三院与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的水冶设计部分合并,成立二机部第四设计研究院,简称四院,由南昌迁址衡阳。1975年,在四院科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湖南矿山研究所,代号为湖南六所,又称湖南铀矿开采研究所。
1983年,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复办,更名为衡阳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南工学院。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张爱萍两度题写校名。学院实行部省共建、部管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学、科研、管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83年,衡阳医学院在健全体制、稳步前进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改革,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推动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学院面貌焕发一新。
1982、1983和1988年,湖南六所先后更名为核工业部铀矿开采研究所、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和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了科研结构和发展方向,改革了内部管理体制,推动铀矿开采和核辐射防护研究与开发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时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两院一所在经历了“初创与调整”、“恢复与更名”和“改革与发展”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乘着合并、共建的春风,强强合并、校所合并,开始了跨越发展的豪迈征程。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创造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同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南华大学,学校实行委省共建、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同时,核工业415医院划转为南华大学的直属型附属医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合并。
地处衡阳市区廖家湾一带的两院一所,依卧虎山而居、环桃蹊园而立,预示着卧虎蓄势、一往无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铀矿开采和辐射防护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优势互补,珠联璧合;核与医结合碰撞出闪亮的学科专业生长火花,异彩纷呈。这种学科优势互补、地理浑然一体的并校范例在全国实不多见。
2003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学校成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
2005年,全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签署“十一五”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书。2007年,获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学院。
2008年10月16日南华大学迎来50周年校庆。
2009年6月2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核集团签署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书。
以核学科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弘扬工医办学优势和品牌,核医结合、理工交叉、科文兼深、经管并茂、哲法渗透、教育与国防互寓,积极培养和输送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核工业,服务医疗卫生事业。核反应堆工程等5个核专业和10余个直接与“核”有关、20余个支撑与“核”有关的专业 与学位点,构成了“核心突出、支撑有力、工文渗透、核医结合”的核学科体系,学校已成为我国核本科专业最齐全、本科生规模最大、层次较高、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
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学、药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齐头并进,医学专业体系日趋完整,在湖南乃至更大范围的医学人才培养领域中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王朝网络]
南华大学发展动态1、2000年,南华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了核科学技术学院。
2、2001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出台,提出努力把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华大学等地方院校办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学。
3、2002年2月6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湖南宾馆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南华大学。中纪委驻国防科工委纪检组长、国防科工委党组成员陈求发、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分别代表国防科工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国防科工委将在南华大学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使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加强与军工集团公司、军队的合作。同时,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将增加对南华大学的投入。
4、2002年10月,中国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的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核特色进一步彰显和强化。
5、2003年,南华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核技术与应用成为第一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6、2005年9月20日,南华大学在北京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学校建设的“核”特色。双方约定在人才培养、核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7、2005年10月13日,全国高校首家核能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在南华大学成立。
8、2006年10月8日,南华大学医学院与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作,建立了湖南省首批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9、2006年12月21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十一五”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书。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湖南声副省长郭开朗分别代表国防科工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并给南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授牌。
根据协议,国防科工委将把南华大学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纳入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建设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对南华大学科研立项、成果申报、成果转化等给予指导和支持。继续支持南华大学在国防科技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军队的联系与合作,支持和鼓励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南华大学的支持力度,支持南华大学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国防特色,特别是核学科专业特色,整合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及其他国防科技资源,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对南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及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和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给予重点扶持。
10、2007年,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权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2007年11月27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率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南华大学视察,要求南华大学不断提升特色专业水平、科技研发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南华大学的工作,支持南华大学建设成为湖南省高水平大学。
12、2007年11月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前副总干事钱积惠受聘南华大学客座教授。
13、2007年12月6日,湖南省第二批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南华大学衡钢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举行挂牌仪式,衡钢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唐鹿主持仪式,总经理赵建辉、党委书记许平忠,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副校长丁德馨等出席了挂牌仪式。
14、2008年6月24日,南华大学与美国中南部最好的大学——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奥本大学达成合作意向。
15、2008年7月19日,衡阳市人民政府与南华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南华大学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市委书记张文雄为该研究中心揭牌,市长张自银代表市政府签约。签约仪式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志刚主持。
16、2008年10月14日,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与南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将与南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广泛、全面的合作。
17、2009年3月21日,湖南省长周强专程来到南华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就学校发挥优势,办好特色专业展开调研,周强强调,要把南华大学办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校,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周强一行来到南华大学,先后考察了核电站核反应堆模型教学室、氡实验室、地浸法采铀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学校核工业学科科研发展情况。调研中,周强希望,南华大学要立足湖南,放眼世界,发挥科研优势,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湖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富民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南华大学的发展,积极帮助南华大学与中央部委和央企展开紧密合作,共建特色学科。南华大学要坚持特色办学思路,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着力在核学科领域打造“北有清华,南有南华”的品牌,要把核工业与临床医学的学科优势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交叉学科竞争力。要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18、2009年6月23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省人民政府在长沙签署共建南华大学合作协议,将共同把南华大学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核科技研发基地之一。协议明确:通过双方努力,共同推动南华大学成为“与清华大学比肩的国内核学科领域领头羊”,使“北有清华、南有南华”成为现实。湖南省长周强、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参加签约仪式,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中核集团副总经理杨长利分别代表省政府和中核集团签署共建协议。
根据协议,湖南省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将本着“兴核兴湘、和谐发展、双赢互惠、力求实效”的原则共同支持建设好南华大学,重点扶持核工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促进核人才培养,推进核科技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南华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核科技研发基地之一。湖南省将把南华大学列为本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在教学、科研和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经费投入、专项支持、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南华大学核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开发。中核集团以参与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科研实习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等方式参与共建。
19、2009年6月24日,在南华大学生命研究中心召开了由苏州大学、南华大学携手合作的863计划项目“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在重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学术研讨及项目启动会。
20、2009年7月14日,国防重点建设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通过竣工验收。
21、2009年7月19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唐传祥和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国防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邹树梁分别代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南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核学科专业建设、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类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为致力促进核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核工业尤其核电产业的发展,打造合作共赢新平台。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建平、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唐传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陈怀璧、清华大学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岚;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国防科技学院院长邹树梁,南华大学副校长、国防科技学院副院长邹长城、丁德馨,南华大学纪委书记、国防科技学院副院长阳小华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22、2009年8月3日,湖南工学院、南华大学关于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交接仪式举行。湖南工学院院长张力向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移交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清单,双方郑重签署资产交接书,这标志着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正式移交南华大学。
23、2009年8月6日,南华大学和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在嘉峪关市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签字暨揭牌仪式。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副校长廖端芳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峰、党委书记刘士鹏、总经理助理李长瑜等参加了仪式。
仪式由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士鹏主持。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峰与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为南华大学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和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南华大学核设施退役治理联合研究所揭牌。
24、2009年8月17日,湖南省省长周强提出,高校将启动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我省重点支持5-6所省属高校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周强提到了湖南师大、湘潭大学有不错的学科,南华大学的核学科在全国排名也比较靠前等。
25、2009年10月8日,南华大学新增矿业工程、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6、2009年10月15日,南华大学核科技文化园荣获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27、2009年10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张爱萍上将铜像落户南华大学。
28、2009年11月8日,南华大学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在南华大学举行产学研基地合作建设协议签字仪式。校党委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副校长丁德馨、罗成翼;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峰、副总工程师杨掌众等出席了仪式。仪式由校党委书记邹树梁主持。
南华大学副校长丁德馨、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掌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南华大学、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关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以及关于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核工程与核技术联合研究所协议。
29、2009年11月12日,南华大学第13所附属医院——附属郴州医院在郴州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协议,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并报省卫生厅批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入我校协作型附属医院行列。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教授、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郴州市副市长雷晓达分别为新成立的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南华大学郴州临床医院、南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授牌。
30、2009年11月24日,南华大学工程技术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评审。
31、2009年12月15日,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32、2009年12月16日,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矿冶部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仪式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中核集团矿冶部主任、中核金原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德林,校党委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副校长丁德馨、罗成翼出席仪式。仪式由文格波主持。
[王朝网络]
附属医院直属型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湖南省结核病防治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原核工业四一五医院)
协作型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衡阳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原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医院(原娄底市中心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原邵阳市中心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原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永州医院(原永州市人民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解放军第一七七中心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浏阳医院(原浏阳市人民医院)
[王朝网络]
南华大学校训、校歌、校徽、目标、校址
校训
明德博学,求是致远
校歌
(第一段)沐浴新世纪的阳光,欣欣的南华令人向往,汇聚九州菁华,培育华夏栋梁。啊,南华,国防俊杰在这里诞生,白衣战士在这里成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英才辈出,桃李芬芳。
(第二段)汇入新世纪的洪流,奋进的南华蓬勃向上,迎接时代挑战,谱写青春华章。啊,南华,人生理想在这里升华,创新精神在这里弘扬。科教兴国,南华争先,开拓进取,永铸辉煌。
校徽
圆形,蓝色基调,侧面如花蕾,平面如绽放的花瓣,三层花瓣间环以汉、英文校名。整体如炽热的火炬,又似东升的旭日,象征南华大学团结奋进、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邹树梁 党委副书记、校长:文格波
目标
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址
校本部: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西校区:衡阳市衡祁路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