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箬竹,禾本科箬竹属。拉丁名:Indocalamus latifolius 别名:箬叶竹。地下茎为复轴形,有横走之鞭。小型竹,秆较低矮,高达2米,秆茎与枝条相仿。节间长约25厘米,中空较小。叶片披针形,叶大,长可达45厘米,宽可超过10厘米,下面散生银色短柔毛,在中脉一侧生有1行毡毛。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及陕南汉江流域。山东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间和河岸生长。

竹子的一种,茎高三四尺,中空,节显著,叶子宽而大,秋季叶子的边缘变白色,叶可以编制器物或竹笠,还可用于包粽子。

秆高约75厘米。直径4~5毫米,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扁平,节间长2.5~5厘米,中空极小;秆环殊少隆起乃至不可触知;箨鞘长20~25厘米,宿存性,枯萎后呈暗草黄色,稀具小横脉,故局部地呈方格子状,无毛,惟下部边缘具柔软之褐色纤毛,呈流苏状,至于为下方箨所包被着的部分则具绒毛;箨舌顶端呈弧形。两侧各具少数繸毛;箨叶的大小多变化,形甚窄,有时可长逾5厘米,有部分方格状小横脉。秆上每节生枝条1枚(稀有2枚者)。叶在成长植株上弯作弧形,叶片作长披针形,大者长达45厘米以上,宽可逾10厘米,先端渐尖,延伸成一细尖头;上面绿色,有光,下面灰绿色,散生锯色短柔毛;中脉宽而隆起,黄白色,在叶背面沿中脉之一侧生有一行毡毛,次脉有时可多至15乃至18对,小横脉极明显;叶基急收缩,叶缘有尖锐小锯尖;叶柄健壮而带微紫色。花序未见。

拉丁名:

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形态:

混生竹。秆高1~2m,径0.4~1cm。叶片大型。

用途:

竹叶宽大,用作观赏。叶片还可作粽叶,斗笠等衬垫。

分布: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

科 属:

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赤竹亚族箬竹属箬竹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