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大冶、武汉、通山四县市交界处,国土面积182.1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辖33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连续五年被市评为“综合实力十强乡镇”,省“六好乡镇党委”和“百强乡镇”等光荣称号。
交通便利。双溪桥镇位于咸宁东大门,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穿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公路网络通达四方,路况良好,全镇共有公共客车24辆,各类出租车140余部,南到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镇内有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冰晶石、褐纯石、煤及硫磷等矿产,有神秘的“高柒洞”、“杨林溶洞”等旅游资源,有蕴藏量丰富的含多种人体需要矿物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有高产高效的优质苎麻、享誉全国的“山地牌”西瓜及红薯、楠竹等农业产业化产品。此外,林业资源、水产资源等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
工业基础雄厚。双溪桥镇是工业重镇,工业产值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90%。工业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咸市精华苎麻纺织有限公司和咸宁市南星电力线缆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纺织、通讯、机电、建材、防护用品五大工业体系,其中产值过亿2家、产值过千万元4家,“白练”牌纱线享誉海内外,“双溪”牌线缆名噪全国,企业的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效益优势日益显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至2001年7月已建成20000亩优质苎麻基地、100亩优质苎麻种苗繁殖基地,千亩楠竹基地、千亩板栗基地、万亩优质西瓜基地、5000亩红薯基地和5000亩油茶基地,并依托工业企业,组建了各类生产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农业化发展新格局,拓宽了农业发展渠道,延伸了农产品开发链条,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开发效益,农业生产已呈产业化、多元化的立体发展态势。
集镇面貌日新月异。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93万人,建成了完美的供水、排水设施的规范的集贸市场,完成了镇区街边硬化、绿化、照明工程;配套了娱乐城、休闲公园、文化广场等集镇文化、娱乐设施;基本完成了欧式镇容美化工程;集镇“三率”均达95%以上,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迅速、服务设施齐全,全镇共有中学2所、完小3所、中心幼儿园3所、乡小32所、中心医院2所、企业医院3所、乡村医疗点38个。宾馆、餐饮、商品流通和金融服务成龙配套,居民生活小区方便、舒适,可满足投资者租赁、购买的要求。为双溪桥镇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信息网络发达。全镇共有移动通讯站2个,联通通讯站2个,镇域覆盖率达100%,并建有电脑网站1个,种类信息齐全,可随时发送和查询种类信息资料,另外,金融服务网络化建设已经完成,随时可开展全国性金融业务服务。信息网络畅达,服务到位。集镇现代化建设居咸宁市前列,多年来,均被评为“重点乡镇现代化建设先进单位”。
发展思路明确。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以积极姿态按照“突出一个主题(致力经济发展),加快二项建设(财源、小城镇建设),强化四大服务(政策服务、信息服务、资金服务、环境服务),培育六大产业(纺织、机电、邮电通讯、建材、林特、苎麻)”的发展思路,突出地主特色,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合作,共创双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