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证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间接证据的含义间接证据: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就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但能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共同证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适用间接证据必须遵守原则根据间接证据的特点和司法实践经验,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几项规则:

1. 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

2. 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

3. 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

4. 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5. 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6. 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