魣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魣科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Eukarya

|__动物界Fauna

|__脊索动物门Chordata

|__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__有颌上纲 Gnathastomata

|__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鱼纲Pisces__硬骨鱼系)

|__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__棘鳍总目Acanthopterygii

|__鲈形目Perciformes

|__魣亚目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8种

生态:主要生活于大洋性中表层,肉食性,以掠食鱼类及虾类为生。

体延长,呈亚圆筒形。头长而尖。口大,不能伸缩;上颌宽大,下颌突出;颌齿强大,尖锐,扁平或锥形,下颌缝合处具有1-2犬齿;锄骨无齿,腭骨具齿。鳃耙退化。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发达,平直。背鳍两个,相隔甚远,第一背鳍具V硬棘,第二背鳍具I硬棘,IX软条;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而略相对;胸鳍略圆,短于头长;腹鳍亚胸位;尾鳍叉形。全世界计1属约20种(Nelson, 1994)。主要为大洋性中表层中至大型鱼类,尤其喜欢于珊瑚礁离岛附近的开放水域活动,有些种类之幼鱼则出现在河口河口水域活动。单独或成群。游泳速度快,性凶猛,肉食性,以掠食鱼类及虾类为生。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魣科鱼类的身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头长而尖。口大具尖锐利齿,无法伸缩;下颌较为突出,上颌宽大;下颌有1-2颗犬齿。鳃耙退化,有些鳃弓无鳃耙或仅有几枚鳃耙。外覆细小的圆鳞,侧线发达明显且平直,有两个背鳍,相隔甚远,第一背鳍具5枚硬棘,第二背鳍则具1枚硬棘,9条软条,都略成小三角形。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且位置相对,胸鳍稍圆,尾鳍叉形。

魣科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之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为大洋性中表层中至大型鱼类,喜欢在珊瑚礁离岛附近的开放水域活动,有些种类之幼鱼则偶尔出现在河口水域觅食,略能忍受低盐度的水域,可见其单独或成群的活动。游泳速度快,性凶猛,肉食性,以掠食鱼类及虾类为生。全世界计1属约20种,台湾纪录1属8种。

如:斑条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