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刨泉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灵丘县城西北五十余里处。寺院坐北朝南,东靠
山,西傍灵丘城通往岭底的大道。寺前的干石板上有一突突清泉。
泉水冬夏不断。附近的山上有二个倒按下头的大石人,有一棵拧
得象麻花一样的古老的大松树。
相传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一157年)在代王城(今河北
蔚县境内)为王时,有一次他骑一匹白马外出巡视,察看民情,
决心励精图治,让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这一天,他带着几
名随从到了诏阁境内(即灵丘境内),当时正是六月天,太阳如
火一般炎热。他们过了诏阁城,又走了大约五十多里,到了西淤
地(即白马寺),人马都疲惫不堪,尤其渴得要命。可他们却处在前
不见人烟,后不见庄园的境地。怎么办呢?大伙都没有办
法,只好忍着痛苦。汉文帝非常焦急。在此关键时刻,只见白马
先仰天长啸几声,然后抬超前蹄就地在石板上"崩崩"地刨起
声音,不几下便刨出一个坑来。刘恒及众人看到这个情景,都不
觉怔在那里,只是瞪着眼睛惊奇地看。好厉害的马蹄呀!这匹马
刨几下,低下头闻一闻,再刨刨,再闻闻,似乎下面有什么香甜
的东西。不一会儿便将有板刨透,冒出一股清澈的泉水来。众人
欣喜万分,饱饱地痛饮了一顿。刘恒不禁说:"天助我也!"说
罢跪在清泉前朝天膜拜,众人也即了头。此后,为了纪念白马刨
泉救主这件事,就在这儿盖了庙,定名"白马寺"。有古诗曰:
"水洼驼能识,而今自马传。
四蹄频蹴地,一眼忽飞泉。
腾迹燕云外,奇迹魏晋前。
花骢今已去,入耳响渭渭。"
白马寺村当中,有一棵大杨树,挺拔茂盛。在抗日战争期
间,八路军游击队到白马寺休息了一会儿就走了;不料却被一个
汉奸发现,他以为游击队还在村子里,就跑到日本鬼子那里告了
密。当天晚上,从古之河的踞点里开出很多的鬼子兵和伪军不
把白马寺村围了个水泄不通。鬼子正要摸黑偷偷进村时,忽然村
中的大杨树上亮起了一个大纱灯,把白马寺村的大街小巷照得通
明。日本鬼子很讲迷信,他们也觉得奇怪。亮着灯,他们当然不
敢轻易进村了。鬼子等着灯灭,可这盏灯一夜也没灭。天明鬼子
撤走,那盏灯也无影无踪了。又过了一天,日本鬼子的指挥官带
了几桌供菜,还亲自来到大杨树前上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