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思维是前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任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鉴于美国依仗其经济技术优势一再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特别是想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打破均势战略平衡,苏联认识到它面临的严重挑战,实际上是一场尖端技术、经济活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国力的竞赛。他对苏联的经济发展重新进行了评估,把振兴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当作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苏联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以赢得时间。

在苏共27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对国际形势进行“重新思考和全面分析”,抛弃一切“陈旧过时的东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引人注目的调整。在对美关系上,苏联采取以软对硬的灵活姿态,积极谋求缓和美苏关系。在最为突出的核军备竞赛领域中,戈尔巴乔夫声称,没有人能够在核战争中获胜,也不能赢得核军备竞赛。戈尔巴乔夫一再发动和平攻势,接二连三地提出裁军建议,并单方面宣布停止核试验,争取实现“最低水平”的均势战略平衡。同时尽可能打消或推迟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在地区争夺上,主要是保持既得利益,避免与美国迎头相撞。同时改变过去的两极观念、四面树敌、自我孤立的做法,注意改善同邻国的关系。表示要改善同中国、日本的关系,承认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政治现实”,竭力推动在欧洲重建缓和,鼓励西欧的独立倾向,承认世界的多极化。在强调苏联东欧“协调行动”的前提下,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扩大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加速苏联经济发展步伐。

经过调整的苏联外交战略,其意图是面对新技术革命和太空军备竞赛的严峻挑战,把确保均势战略均势作为最重要的课题,以军备控制为重要内容,开展多边缓和外交,努力谋求同各方改善关系,为实现加速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综合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