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它曾经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曾经作为东方文明的一种象征为天下人所推崇。其规模之宏伟,典藏之丰富,令世人叹为观止。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这样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

如今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百多年来,人们都在从这座名园点点滴滴的痕迹中或者是那些被无数名人所描绘的华丽文字中遐想她昔日的雍贵和辉煌。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子圆明园魅力何在《圆明园四十景图》珍藏画卷揭开了它那神秘的美丽面纱。该画卷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花巨资购得法国国家图书馆乾隆原图底版,用丝绸手工裱印精制而成。人们可以从这轴画卷中领略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观风貌。

盛期的圆明园有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人计一百多处园林风景群,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景群。一个景就是座“园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四十景图是根据清朝乾隆皇帝旨意,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冷枚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可见成画之不易。画成之后,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我国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是我国绘画艺苑里的一束奇葩。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这套《四十景图》彩绘本,后来却蒙受了极大的屈辱。1860年圆明园罹难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堂而皇之的“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就这样,圆明园及其图像,都统统被西方入侵者“带走”了,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圆明园的形象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竟是一片空白。人们只能“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芒苇想见湖沼,于荆榛想见花 树”。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圆明园四十景园》珍藏画卷,是中国首次发行《圆明园四十景图》绢印画卷。该卷长约28米,宽约38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绢制彩色工笔画,正在申请吉尼期世界纪录。画卷包装为红色漆雕太平鼓,寓意盛世太平。画卷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监制,绝版发行2004套,国内限量发行800卷,每卷均有绝版编号。由于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因而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据记载,《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1860年,圆明园遇难时,这套彩绘本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目前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983年,法国学术界将四十景图咏彩色底版赠予圆明园。

圆明园四十景

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勤政亲贤:殿为五楹,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静鉴阁东为保合太和、富春楼、竹林清响

长春仙馆:位于九洲景区西南,门三楹,殿五楹,殿后有绿荫轩、丽景轩,西有含碧堂、林虚桂静。原为乾隆身为皇子时在园内的赐居。后改为皇太后在园中居所。西为藻园。

洞天深处:位于勤政亲贤之南,有四座方形院落,为皇子读书居住之所。东北为皇家画馆如意馆。

九洲清晏:位于前湖与后湖之间,为皇帝寝宫。最前为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九洲清晏殿七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再西为清晖阁、露香斋、无倦斋、茹古堂、松云楼、涵德书屋。西路后于道光年间焚毁,翻建慎德堂。岛南有汉白玉石桥两座,左为金鳌桥,右为玉蝀桥。

茹古涵今:书房。正殿五楹,后为韶景轩、茂育斋、竹香斋。

坦坦荡荡:仿杭州“花港观鱼”景,三楹,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东北为知鱼亭,凿池观鱼。

杏花春馆:除为矮屋疏篱,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

上下天光:仿《岳阳楼记》中对洞庭湖的描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建,为临湖楼房,上下三楹,左右有亭,楼后为平安院。

慈云普护:前殿临后湖,三楹,称“欢喜佛场”。北为楼宇三楹。楼上祭祀观音,楼下祭祀关帝。东为龙王殿。

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

天然图画: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竹萿楼、五福堂、竹深荷静,西为静知春事佳,东为苏堤春晓。

镂月开云:又称“牡丹台”,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山高水长:为两层五楹楼房,楼前空场为骑射区,隔河为土山,是皇子用西洋火枪打靶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万方安和:建于水中的“卍”字型房屋,共有三十三间,室内结构巧妙,冬暖夏凉,为雍正帝喜居之所。南有文昌阁。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园内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北为紫碧山房。

月地云居:佛寺,正殿五楹,前有方殿,后楼七楹。东为法源楼,再东为静室,西北为刘猛将军庙。

濂溪乐处:正殿九楹,后为云香清胜,东为香雪廊、云霞舒卷,南为汇万总春之庙。

汇芳书院:在紫碧山房之南,平面为眉月形,内有抒藻轩、涵远楼、随安室,隔溪有“断桥残雪”,仿杭州西湖十景。

日天琳宇:在汇芳书院之南,为佛堂。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前后楼间有穿堂,各楼之间以天桥相连。中楼前有八角亭“楞严坛”,东有瑞应宫。

武陵春色:在万方安和东北,过石洞,池北为五楹敞轩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再过山口为桃花坞、桃源深处、绾春轩、品诗堂。

澹泊宁静:在日天琳宇东南,主体建筑为田字殿,东为曙光楼,北为翠扶楼,西门外为多稼轩,东为观稼轩、稻香亭,东北为溪山不尽和兰溪隐玉,西南为水精域、静香屋、招鹤磴、互妙楼。

映水兰香:澹泊宁静之西,正殿五楹,西向,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知耕织。

水木明瑟:在映水兰香东北,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风扇。北为文源阁,内藏《四库全书》。

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中央岛屿有门三楹、正殿七楹,西为神州三岛殿,东为随安室。东岛名瀛海仙山,北岛名北屿仙居。

曲院风荷:仿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色,主要建筑为九孔石桥,北有麴院。

坐石临流:仿绍兴兰亭,有“兰亭八柱”石刻。东有同乐园,为园中最大的娱乐场所,建有买卖街和清音阁大戏台,同乐园北有买卖街,每年正月十三在此举行宫市。街北为舍卫城,建有城垣、城门,内为多宝阁、仁慈殿、普福宫、最胜阁等佛寺,供奉金银铜玉珐琅檀木等佛像36万尊以上。

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正殿澄虚榭,三楹,南为含清晖,北为含妙识。西南为静香书馆。北渡河为望瀛洲、溪风松月、深柳读书堂。

西峰秀色:仿庐山而建,西面隔河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轩、一堂和气、自得轩、岚镜舫、花港观鱼。

廓然大公:正殿为双鹤斋,七楹。布局仿无锡寄畅园。北为采芝径、峭茜居,西为环秀山房、临河画。

平湖秋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景色,正殿三楹,后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为花屿兰皋、两峰插云、山水乐、君子轩、藏密楼。

方壶胜境:在福海东北岸湾内,圆明园内最壮丽的建筑群。前为山字形月台,伸入水中,上有殿亭,仿大高玄殿习礼亭。亭后过桥为方壶胜境正殿,为二层楼宇,前后各五楹,前曰哕鸾殿,北为琼华楼,左右为配楼,之间有天桥相连。方壶胜境东为蕊珠宫。西为三潭印月、天宇空明、清旷楼、华照楼。

涵虚朗鉴:在福海东,正殿称雷峰夕照,北为惠如春、寻云榭、会心不远,南为临芳众、云锦墅、万景天全。

接秀山房:在福海东岸。正殿三楹,旁有琴趣轩、寻云楼、澄练楼、怡然书屋、安隐幢。

别有洞天:在福海南岸,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

夹镜鸣琴:在别有洞天之东,取李白“两水夹明镱,双桥落彩虹”之诗意。东为南屏晚钟、西山入画、山容水态,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长春。

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而建,南为采芳洲、无边风月之阁,西南为涵秋堂、远秀山房,北为烟月清真楼。

鱼跃鸢飞:为五楹方殿,四面有门。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南有连绵土山,出山口为多子亭。

多稼如云:在鱼跃鸢飞之西,正殿五楹,周围为稻田

北远山村:在鱼跃鸢飞之东,仿农居村市而建,有兰野、绘雨精舍、水村图、稻凉楼、涉趣楼、湛虚书屋等建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