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述口角炎俗称“烂嘴角”,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患者张口易出

患有口角炎病者图

血,连吃饭说话都受影响。口角炎的诱发因素是冷干的气候,会使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口唇干裂时,人们常会习惯性地用舌头去舔,这更容易使口角干裂;若从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减少,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还会导致维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的发生。

病因(一)发病原因

机械因素:如,牙齿位置不合适,致使上唇压叠于下唇,口角发生皱褶,该处黏膜经常处于浸渍中。营养缺乏:核黄素缺乏,同时可伴有草莓样舌和阴囊瘙痒等。劳动量过强、体力消耗过多或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铁、蛋白质供给不足和多种维生素缺乏:如烟酸、维生素B6等可致该病。感染:病原菌多为低毒性的化脓球菌或白色念珠菌,多见于儿童。某些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异常合并有口角皮炎。流涎病浸润口角可引起该病;咬指、咬笔杆等也可引起该病。

(二)发病机制

黏膜经常处于浸渍中。营养缺乏:核黄素缺乏,劳动量过强、体力消耗过多或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铁、蛋白质供给不足和多种维生素缺乏。感染等均可发病。

诊断最初为唇干燥,口角处红斑、水肿、渗液、结痂。转入慢性时局部黏膜皮肤湿润、皲裂、粗糙脱屑发生以口角向外的放射性皱纹。若由营养不良、贫血、核黄素缺乏引起可伴有口腔、舌及阴部黏膜损害,如光面舌、阴囊皮肤发红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多两侧对称,亦可单侧发病。自觉有烧灼感。营养不良的儿童,口角及其周围可出现脓疱,多与化脓球菌感染有关。

口唇干燥,口角处可发生浸渍、湿润、糜烂、皲裂,自觉有烧灼感。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分类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病因] 由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引起,或由糖尿病、贫血、免疫功能异常等全身因素收引起。尤其是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达1年,可因体内生物氧化过程长期不正常或脂肪代谢障碍,发生口角炎、眼部球结膜炎、阴囊对称性红斑。铁,蛋白质供给不足也可出现口角炎,脱发等症状。

[临床表现] 口角处水平状浅表皴裂,常呈其性、底在外,尖在内。有黏膜连至皮肤,裂口大小、深浅、长短不等,多数为单条,亦可有2条或2条以上。稍大皴裂区可有渗出液和渗血,结有黄色痂皮或血痂。口角区皮肤因沿口角益处的唾液浸渍而发白,有时拌有糜烂。无悸发感染时疼痛不明显。但张口稍大时皲裂处受到牵拉扩张而疼痛加重。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尚可伴发唇炎、舌炎和内外眦、鼻翼、鼻翼,鼻唇沟等处的脂溢性皮炎等。随病情发展,可有球结膜炎,角膜睫状体充血,视力减退等眼部症状和”囊”对称等生殖器症状。此外,由糖尿病、贫血、免疫能低下等全身因素引起者除口角炎外还有相应的全身症状。

[诊断] 口角部位的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主。应结合其他症状如舌部、唇部损害和全身症状作出诊断。对维生素水平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纠正病因。补充维生素,叶酸等,治疗全身性疾病。可用维生素B2,该药不宜与胃复安合用,每片5mg,每日3次,每次一片口服,或每支5mg,每日1支,肌内注射。维生素B3,每片50mg,每日3次,每次一片。烟酰胺每片50mg,每日3次,每次1-2片,口服,或每支50mg,每日1支,肌内注射。该药不良反应有肌内注射处疼痛、头昏、恶心、食欲不振等,有糖尿病、动脉出血、青光眼、痛风、肝病和溃疡病患者慎用。或用复合维生素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叶酸每片5mg,每日3次,每次1片,有助于纠正贫血。口角区病损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0.02%的氯己定液(盐酸双氯双胍乙烷)湿敷,去除痂皮后,涂布甲紫,保持清洁干燥。在渗出不多无结痂时,可用抗生素软膏局部涂布,但不能涂人口腔。

感染性口角炎

[病因]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最常见为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菌。例如:因牙齿缺失过多或因全口牙重度磨耗所造成拾间垂直距离缩短,口角区皱褶加深唾液集中并浸渍口角,引起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或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于长期患慢橙病,或性、化疗后体质衰弱的病人,口角区念珠菌感染;小儿猩红热时链球菌感染口角区可引起球菌口角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口角区疱疹伴发口角炎;其他还有梅毒性口角炎、艾性口角炎。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口角区充血、红肿疼痛明显,可有血性或脓性分 脓痂,层层叠起,呈污秽状。慢性期口角区皮肤粘膜增厚,色灰白伴细小横纹或放射状裂纹,疼痛不明显,并有唇红干裂。此外,尚有猩红热、疱疹、梅毒、艾滋病等原发病的其他相应症状。

[诊断] 根据口角区炎症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等微生物学检查,念珠菌直接镜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真菌性口角炎常有真菌性唇炎同时发生。

[治疗] 纠正过短的骀间距离:修改不良修复体,增加拾垫,制作符合生理猞间距离的义齿。减少口角区皱褶,保持口角区干燥。对疱疹性口角炎局部可用0.5%疱疹净眼膏或3%阿昔洛韦软膏或干扰素10万U加入5ml生理盐水中局部涂布。有细菌感染可加用0.5%氯霉素或金霉素软膏。或口服诺氟沙星(氟哌酸)每片100mg,每日2次,每次2片;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每片0.25g,每日2次,每次2片;四环素每片0。125g,每日3—4次,每次2片。对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每片100mg,首剂200mg,第2日起每日100mg,或用酮康唑每片200mg,每日1片,含服,连服2-3周/口角区渗出结痂可用2%碳酸氢钠湿敷,无渗出时用咪康唑霜、多粘菌素软膏或克霉唑软膏涂布。

接触性口角炎

[病因] 由接触变应原或毒性物质引起,故又称变应性或毒物性口角炎。如某些唇膏、油膏、香脂等化妆品以及可能引起重型或Ⅳ型变态反应的某些食物药品等。患者常有过敏体质。

[临床表现] 接触变应原或毒物后急性发作。口角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明显,渗出液增多,皲裂,疼痛剧烈。除口角炎外,可伴有唇红部水肿,口腔粘膜糜烂等其他粘膜过敏反应症状。病情严重者,尚可有皮疹、荨麻疹等皮肤表现,以及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诊断] 发病迅速,水肿渗出,疼痛明显。仔细追溯病史,有可疑化妆品接触史或食物药品内服史。既往有过敏史有助于确诊。血常规可见有白细胞数增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免疫球蛋白工SE、IgC可增高。

[治疗] 去除过敏原,停止服用可疑药物。全身反应明显者可给予H1,受体阻断药,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特非那定(得敏力)、阿司咪唑(息斯敏)、氯雷他定(克敏能)等,服法参照“变态反应性唇炎”。中草药芦根、生地、浮萍、防风、竹叶等煎汤代茶,有助于消除过敏体征。渗出减少后,可用肤轻松软膏或地塞米松软膏等含有皮质类固醇的药膏局部涂布。

[预防] 尽可能减少使用化妆品。必须使用时,先小范围试用,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更换使用唇膏时要注意品牌批号,尽量不用新品种。避免滥用药物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

创伤性口角炎

[病因] 由急性创伤或严重的物理刺激以及某些不良习惯引起。口腔治疗时使用粗糙的一次性口镜,或口角牵拉时间过长,引起口角破损。或用手机磨牙时不慎碰伤口角等。也可由于搏击、运动、工作时不慎撞击口角部引起口角区创伤。如果处理不当则在创伤区继发感染造成创伤性口角炎。不良习惯如用舌舔拨口角,或用手指、铅笔等异物摩擦口角。

[临床表现] 临床不多见。主要表现为单侧口角区有长短不一的裂口,新鲜创口常有渗血和血瘀陈旧创口可痂皮; 或有水肿、糜烂。外伤引起者可伴局部组织水胪。

[诊断] 有明确的外伤史或口腔治疗经历,发病突然,常为单侧。

[治疗] 用消炎药物溶液局部冲洗湿敷。如复方硼酸液、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依沙啶溶氯己定液等冲洗后,局部涂布甲紫。因外伤而致创口过大过深不易愈合者,可于行术缝合。有继发感染者可参照感染性口角炎给予广谱抗生素内服。

预防(一)该病为传染所得之疾病,因此在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儿童用具如毛巾、茶杯、食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不可忽视。最好应使用自己固定的茶杯及毛巾等。

(二)改善儿童饮食结构,或定期加服维生素B1和核黄素等,以防止由于维生素的缺乏而感染白念珠菌而致发该病。

(三)对合间距离过短,缺牙、全口无牙、重度磨损、义齿合关系过低等均可使口角过紧而致发病。应给予修复纠正,同时对有吮指咬指及咬铅笔习惯者,亦应及时予以纠正。

一般应给维生素B2,同时给服合维生素B,因在B2缺乏时菸酸及B6也往往缺乏。口角局部可用甲紫涂抹,保持清洁卫生。合间距离过短者须矫形修复。

保健一是要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平衡,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因B族维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做饭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

二是保护好面部皮肤,保持口唇清洁卫生,进食后注意洁净口唇。口唇发干时,不妨涂少许甘油、油膏或食用油,防止干裂发生,注意不要用舌头去舔,如果用舌头去舔,唾液中的钠氯、淀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处残留,形成一种高渗环境,导致局部越发干燥,从而发生糜烂。

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

吃豆米饭可以防口角炎

有些人经常出现嘴唇干燥、口角发红发痒甚至出现糜烂的情况,以为是“上火”引起的。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族缺乏而引起的口角炎。

经常患口角炎的人,要注意在饮食中多摄取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比如一些凉拌蔬菜,如大拌菜、拌黄瓜、拌菠菜之类的新鲜绿色蔬菜,还可以经常吃一顿混合着黄豆、黑豆、绿豆等各种豆类的豆米饭以及在午饭和晚饭间再补充一顿水果餐。另外,小米、牛奶、胡萝卜、豆制品、蛋类、动物肝脏等都是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得了口角炎,可用些油脂或防裂油涂在上面,可服用维生素B2,每日3次,每次1-2片,局部可涂用冰硼散或云南白药。如已经糜烂发炎,可用1%的龙胆紫药水在口角上每日涂布两次。经过这些简单的治疗,绝大多数口角炎能很快治愈。为预防小儿口角炎的发生,应让孩子吃米粉绿色新鲜蔬菜、豆类、小米、肉、牛奶等。做到进食品种多、粗细搭配,教育孩子不偏食。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孩子应积极治疗。

如果出现口角干裂、发痒的症状,不要用舌头去舔它。虽然这样可以暂时使嘴唇和口角区感到湿润舒服,但唾液会很快蒸发,不但不能解决干燥的问题,还会将唾液中的微生物带至裂口中,引起细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