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工智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 片 名】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 文 名】 人工智能

【主演】海利•乔•奥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

裘德•劳(Jude Law)

弗朗西斯•奥康纳(Frances O"Connor)

对不起,我没有事先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电影大师库布里克已于1999年去世,

他在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一直酝酿着这部影片,

并通过电话和传真跟斯匹尔伯格反复切磋,

他也曾提出由斯氏来执导筒。

但由于当年的电脑科技不够发达,这个项目被耽搁下来。

库氏过世后,斯氏接过库氏构思的大量草稿和草图,

并20年来首次挥笔撰写剧本,以完成前辈的遗愿。

这不是一种和谐的声音,

如同用非调性手法谱写贝多芬第五交响乐,

因此它会让期待一个优美童话的观众失望。

这不是一部麻痹神经、刺激感官、过山车之旅似的好莱坞大片,

它刺激的是你的智商和灵魂

《人工智能》超越了所有好莱坞电影的教条和俗套,就像60年前的《公民凯恩》那样,

它让按部就班套用现存审美准则的人觉得浑身不舒服。

从命题上讲,我能想到的唯一可以类比的影片是库氏的《2001年太空漫游》。

但《人工智能》的命题更为宏大,

它从科学、文学、哲学、宗教、伦理、人性等多个角度同时切入;

它并没有像绝大多数电影那样提供一个完美的解答,

但它能把如此众多的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部戏剧作品中,

这本身已是巨大的成就了。

这是一部将人性中的爱刻画的最完美的电影,如果你用心投入其中,用心去感受

你会一次次的落泪,不为别的,就因主人翁的执着、善良,还有更重要的爱!!!

剧情发生在一个未明确界定的未来,在那时,全球变暖已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沿海城市被淹,地球资源匮乏,因此需要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基于此,大量繁琐的工作已由机器人取代,甚至连性服务也不例外。

机器人们虽然在外形上已酷似人类,但每个机器人只具有特定的功能,从事指定的工作,似乎少了一个“灵魂”。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名叫Cybertronics的公司(拟真电子公司)计划改变这种现状,开发出一个能付出感情的小机器人,让不能生孩子或没有生孩子指标的父母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和满足。

影片以该公司某教授召集员工开会、宣布这项计划来开场。会上一名女员工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影片中的时代)社会上到处充满着仇视机器人的氛围,问题不是制造一个能对人类付出真挚的、永恒的爱的机器人,真正的问题是:“Can human love them back?”(人类会用爱来回应他们吗?)如果这个机器人真正能爱一个人,这个人对机器人又有什么责任呢?教授难以应答,只是含糊其辞的说这是一个道德问题云云。

两年后,第一个机器人小孩大卫问世。为了测试需要,公司从员工中找了一个独生子罹患绝症被冰冻起来的家庭来安置他,莫尼卡和亨利夫妇成为他的“父母”。

大卫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渐渐地融入了与新“父母”的生活中。母亲莫尼卡由最初的对大卫的强烈排斥到逐渐习惯于他的存在。她自己的儿子康复无望,而她又急切需要一个能交流情感的儿子。因此,尽管她事先被告知,机器人小孩的情感开关一旦开启,就无法停止他的爱,而且还不能关闭这项功能,也不能将他转售给他人,唯一的脱手方法就是送回公司销毁。最终,莫尼卡还是在某一天启动了这项“爱”的程序,将大卫的感情开关开启了,也打开了大卫“爱的源泉”。

莫尼卡和大卫的交往可视为人类和机器相互靠拢与亲和的一种尝试,影片对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处理得微妙、真实而自然。不久,莫尼卡的亲生儿子马丁因为某种新的医疗手段起死回生,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真儿子对“假儿子”分享母爱当然心存妒忌,但影片对此的处理并没有脸谱化,而是设计了三个细节:一是无需吃饭睡觉的大卫,在马丁的挑衅下,强迫自己吃菠菜,欲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果弄坏了体内的电路板;二是马丁故意游说大卫去剪一缕莫尼卡的头发,说这样大卫就能得到更多的母爱,结果差点被父亲误解为他有杀人企图;第三个是在马丁的生日那天,大卫在游泳池旁遭到一帮小孩的戏弄,他寻求马丁的帮助,用手臂抱住了马丁,结果不小心两人都跌落游泳池,

马丁险些溺水身亡。这回莫尼卡夫妇铁定了心,要把大卫送回公司销毁。在驱车前往的路上,莫尼卡稍微软了一下心,把大卫遗弃在树林里。

莫尼卡抛下大卫前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没有事先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影片第二幕就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外面的世界”:当时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人,原文叫做“奥嘎”(orga),是英文“organism”(有机体)的缩写;另一类人是机器人,叫做“麦

卡”(mecha),是英文“mechanism”(机械)的缩写。麦卡在奥嘎的世界里是没有地位的,时刻受到歧视和骚扰,特别是一些极端分子把麦卡当作人类向虚假世界堕落的罪魁祸首,因此把流落在外的麦卡抓起来销毁。

在莫尼卡抛弃大卫的这片树林里,影片的一号男配角再次出场,他是一名头发油光发亮的麦卡,专门为寂寞的女性提供性服务,外号为“男妓阿乔”(Gigolo Joe)。随即,恶梦来临,一队誓言消灭麦卡的“打假者”前来搜捕,大卫和阿乔,以及其他一些残缺不全的流浪机器人都被抓走。他们被带到一个露天体育馆,那里正上演销毁麦卡的血腥表演。大卫和阿乔最后也被押上了“断头台”上,千钧一发之际,台下有人注意到大卫在呼救,因为人类从未见过会乞求生命的麦卡。最后,因观众“倒戈”,大卫和阿乔才得以逃脱被销毁的命运。

接着,影片进入羽化空灵、充满幻想的第三幕。大卫想起莫尼卡曾为他念过匹诺曹的童话,他发誓要找到蓝衣仙女,请她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孩子,“这样妈妈就可以爱我了”。

于是大卫开始了寻找蓝衣仙女的旅程。在一波三折之后,大卫驾驶着一架水陆空飞机,在曼哈顿海底的一家著名的游乐场里找到了匹诺曹故事的雕像。他停留在蓝衣仙女像前,一刻不停地祈求着:“请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请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直到到飞机的电力耗尽、灯光熄灭,直到又一个冰川纪来临……

又过了两千年,人类也彻底灭亡了。另一种类似抽象派绘画中的人物的高级动物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他们从冰冻的飞机里找到了大卫,并想从他那里了解曾经存在的人类的历史,他们帮助大卫实现了再见到“妈妈”莫尼卡的愿望,但通过科技复制的人类只能活一天,即在一天清晨复活又在当晚睡眠中死去。大卫又回到了原来的家,母子俩度过了没有妒忌、幸福快乐的一天。晚上,当妈妈睡着的时候,大卫也乖乖地躺在妈妈身边,悄悄睡着了,画面慢慢淡出,影片就此结束。

影评

《人工智能》是斯皮尔伯格根据库布里克的构思拍摄而来。熟悉库布里克的人对老斯的这种诠释应该不会太满意。库布里克冷幽默深刻的让人肃然起敬,无论是边听贝多芬边幻想暴力场面的《发条橙》还是骑着导弹头光荣牺牲的《奇爱博士》,那些冷峻的幽默让你怎么都笑不出声,也哭不出来。你只能睁大眼睛去看,去思索。库布里克无法抗拒的宿命式的悲剧观在斯皮尔伯格这里就变成了带有一丝希望的煽情。大卫满脸泪水面对着莫妮卡一遍又一遍的说:

No. No, no, no! No, Mommy, please! No, no. Please, Mommy.

库布里克会让温迪(《闪灵》女主角)摆着一张哥特式的夸张的脸,长着傻嘴神经质地呓语,她的丈夫杰克则冷漠地报以更神经的表情,他总是让这些觉得有些自然的疏离,而不是用恶意的煽情破坏对人类悲剧命运的严肃思考。库布里克也特别擅长处理大场面,对于乔这样一个特殊身份的东西不应该只是个点缀,甚至他特殊的做爱方式也可以拿来冷幽默一把。

不过斯皮尔伯格的煽情就像张艺谋的夸张色彩一样,自己总是以为是最好的。得不了门道,只能成为匠人。

我们只能为大师的早逝痛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