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潼南县)太安镇】重庆市潼南县太安镇是重庆市经济百强镇,重庆市笋竹之乡,西南地区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太安鱼”更是中外弛名。全镇人口37900余人,企业50余家,蔬菜、笋竹、蚕桑、渔业养殖是四大农业支柱产业。
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成渝接合部,距县城12公里。
水陆交通便捷,琼江河弯延而过,省道205线贯穿全境,距国道319线和渝遂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距渝遂高速铁路12公里。
名称来历
----清宣统时建场,因有滩石坝命名滩石场.
----1940年更名泰安镇,取“国泰民安”之意
----1951年建太安乡
----1993年撤乡并镇后将原太安乡和前进乡合并成太安镇
区域位置
太安镇位于潼南县城西南14公里,琼江河和205省道贯穿全境,与梓潼镇、永胜镇、塘坝镇、柏梓镇、田家乡接壤。
镇乡概况
太安镇辖12个村,1个居委会,84个合作社,辖区总面积60.67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37010人,耕地35509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场镇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初步形成了制造业、餐饮服务、水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国内生产总值达1.6亿元,财政收入达33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42元。
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场镇面积达1.2平方公里,场镇人口7200人,城市化水平达20%。建成了日总供水量达2060吨的自来水厂2个。有集贸市场2个,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15所,幼儿园18所。医疗事业健全,有初级卫生院1座,计生服务站1个,各村、居委会均设有村级卫生站。有文化站1个,电影院1个,敬老院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程控交换机容量达5000门。有邮政代办点1个,农村信用网点1个。
区位优势突出.是遂渝高速公路、遂渝高速铁路的出入口。省道205线穿过境内达17公里,是连接重庆、成都的重要干道,距国道319线仅2公里,距县城仅14公里。有县级公路一条,连通田家、龙项、永胜、别口四个乡镇,辐射带动能力强。
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了制造业、餐饮服务、水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太安鱼”名吃遍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并已走向香港、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渔业养殖繁荣,利用琼江河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年养殖成鱼达1750吨,养殖鱼苗达2.5亿尾,远销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形成了以明宇绢纺公司、瑞成铜业公司等支柱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区雏形。利用琼江河水势平缓的特点,着手实施和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资源优势显著。镇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琼江迂穿越过境达22公里。水势平缓,常年蓄水充足。劳动力资源富足,素质较高,全镇有劳动力17246个。农副产品丰富,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3000亩,越南巨竹种植面积达2000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21000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5400亩,优质油绿豆种植面积达6000亩,是全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发展环境宽松。场镇建有自来水厂两个,开通了民用天然气,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光纤电视、村村通公路,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软环境明显改善,全镇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了发展优惠政策,对投资特殊问题实行特事特办,是商贾能人投资发展、大展宏图的黄金宝地。
特色经济
一、巨竹
太安现种植巨竹面积达5000亩,每年主食用性竹笋7500吨,建材用巨竹6000方。由于太安土质、气候特殊,所产巨竹笋呈玉白色,纤维少,脆嫩适口,炒食、炖食、凉拌等多种食法皆益。成竹质地坚硬,体大面长,柔韧性强,可广泛用于建筑材料,也可进行深加工,生产地板,提取饮料性汁液等,还可作为竹雕、竹质家俱加工的上乘原料。
二、鱼类产品
太安河流资源丰富,水质无污染,网箱养鱼和稻田养鱼已成为传统农业项目之一,平均每年产优质鲢鱼1000吨,草鱼500吨,鲫鱼100吨,主要销往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太安还建成千亩鱼苗基地,每年出产各种鱼苗1.5尾,品种繁多。同时,太安已组建了一支“鱼类运输队”,专门运输成鱼和鱼苗,设备齐全,服务态度好,以解决客户鱼类运输困难的问题。
三、干果产品
太安镇内广泛培植核桃等干果类果林。 此外,太安还大量出产优抚油绿豆、“黑珍珠”玉米、西瓜、梨、板栗、柚子、矮株蜜梨等农作物。 近年来,太安镇正在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型的订单农业,客商可以以合同的方式直接与农户联系,也可以与政府签合同,由政府负责品种推广、统一收购、统一管理。
[1]四、蘑菇产业
2005年,太安开始在公路沿线各村大力发展蘑菇产业。2007年,潼南县在古溪、太安、桂林等地安排了4000平方米的蘑菇生产试验示范,积极带动全县蘑菇生产的发展。
[2]五、蔬菜基地
太安镇罐坝村是我县继桂林、柏梓、新胜、上和、玉溪、崇龛之后,第7个市级认证的蔬菜基地。该基地位于太安镇中心位置,距县城22公里,海拔26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琼江贯穿全境,以紫色冲积土壤为主,植被覆盖率达到25%,无工矿企业、三废污染。主要生产大棚辣椒、菜用玉米、冬瓜、番茄、大葱、黄瓜、甘蓝、萝卜等品种蔬菜,生产过程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所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重庆、遂宁、内江、成都、绵阳等地,基地内主要是以业主规模化生产为主,散户菜农生产为辅。
太安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22873
男
11685
女
11188
家庭户户数
669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869
家庭户男
11681
家庭户女
11188
0-14岁(总)
4885
0-14岁男
2503
0-14岁女
2382
15-64岁(总)
16183
15-64岁男
8299
15-64岁女
7884
65岁及以上(总)
1805
65岁及以上男
883
65岁及以上女
92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76
太安镇下辖村:
万水村 新埸村 柏弯村 安寺村
河堰村 学堂村 梁上村 天峰村
红峰村 醒狮村 大岩村 法隆村
何弯村 观凤村 段家村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太安镇成立于2001年12月23日,由原焦坪乡、马坊镇合并后更名为太安镇。太安镇位于宜君县西南部,距宜君县城36公里,距铜川市28公里,是个山区乡镇。东与哭泉乡相连,西南与铜川市印台区玉华镇,金锁镇接壤。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烈柴二级公路、宜焦公路交汇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197.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262亩。
全镇共辖19个村,63个村民小组,125个自然村,2458户,10199人。全镇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10003.78万元,财政收入50.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8100吨。
太安镇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735mm,是全县降水量最多地区,年平均无霜期160天左右。
全镇共辖党政、事业单位14个,有干部职工172名。驻镇单位9个,有中、小学42所,医疗、电力,通信等机构俱全。
太安镇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矿产资源有煤炭,高岭土、铁矿、石油天燃气等;旅游有全县六大旅游景点之一的太安森林公园,并与避暑圣地玉华宫毗邻。近年有拴马桩、唐铜镜、马蹬、耀州玉资等出土;焦寨龙王沟有北魏石窟、老爷升天台;艾蒿洼有唐玄奘从天竺国带回种籽并亲手种植,距今1300多年的娑罗树。丰富的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对全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太安镇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煤炭、核桃、畜牧、药、菌”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乡镇。全镇现有煤矿6个,年产量达35.5万吨;核桃建园面积达8230亩;具有先进设施的畜牧“两站”,肉牛饲养7313头,肉羊6202只;年产香菇17万袋,鸡腿菇1万袋,发展天麻,茯苓等药材种植2000余穴。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太安镇中江县太安镇位于中江县城的西端,地处浅丘,与乐至县相邻,隶属仓山片区工委管辖,镇辖区交通四通八达,仓淮路、成南高速公路穿镇而过,闻名四川的人民渠冯干渠途径我镇。
全镇幅员面积48.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77亩,总人口26481人,辖20个行政村、192个农业合作社和一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内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棉花、油菜、花生、蔬菜;粮食作物生产水稻、玉米、小麦和红苕;养殖业以生猪、山羊、小家禽畜为主,是全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
九九年全镇财政收入20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270万元,粮食总产量15216吨,人均纯收入17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