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百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云南大百合[百合科][百合属]

拉丁名:C. giganteum

产地分布:

云南大百合产于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陕西、广西和湖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450~2800米的阴湿山谷、沟旁林中。

形态特征:

云南大百合株高1~2米;地下部基生叶的叶柄基部膨大形成鳞茎,开花后凋萎;在老鳞茎基部每年可形成数个小鳞茎。花茎高大,直径达3~4厘米,中空,无毛。叶基生或茎生,卵状心形,长15~20厘米,宽12~15厘米,向上渐小,均无毛;叶柄长15~2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有花10~20朵,花狭喇叭型,白色,花被片6,条状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雄蕊6,比花被片短,子房圆柱形,3室,长2.5~3厘米,宽0.4~0.5厘米,花柱长5~6厘米。蒴果近球形,长3.5~4厘米,径3厘米,棕黄色,种子扁钝三角形,淡棕色,具膜质狭翅,长0.4~0.5厘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云南大百合性喜温凉、潮湿、多雾环境,耐寒,畏干旱、酷热、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喜荫蔽至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光照过强或空气过干可导致叶片的灼伤。

园林用途:

云南大百合大而洁白,艳而不俗,十分高雅,配以秀丽嫩绿的大叶,是庭院中十分珍贵的观赏植物。其果实椭圆状球形,似一颗颗绿宝石嵌于花茎顶端,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大百合可布置于林下,溪旁阴湿处;也可盆栽摆设于较大的厅堂。由于其花茎粗壮、硬直,也可作为一种大型切花材料。大百合不仅是极好的观赏植物,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鳞茎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成分,可供食用,在民间有食用习惯。在我国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将其作为一种粮食食用。云南大百合的果实具有药用价值,民间常用其作为中药马兜铃的代用品,治咳喘病。

繁殖培育:

大百合通常可用分株法和播种法繁殖,但播种苗需8年才能开花。分株法在秋季进行,可将新产生的小鳞茎分割下来另行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