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讦读jié
攻讦(攻讦) (gōng jié)
攻讦:举发他人过失而加以抨击。老残游记˙第九回:若只是为攻讦起见,初起尚只攻佛攻老,後来朱陆异同,遂操同室之戈。 (1)
expose sb.'s past misdeeds. (2)
讦: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缺点。如:讦人之短。论语·阳货: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
这两篇文章都针对时人诋诗之作而发,但均非狭义的论战。席德尼(指Sir Philip Sidney)针对的,是清教徒作者高升攻讦诗与戏剧的“妄诞派”(The School of Abuse: by Stephen Gosson)一文。 (3)
举发他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北齐书·刘贵传》:“﹝ 刘贵 ﹞性峭直,攻讦无所回避。”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五:“既出之后,不逞之徒或至攻讦阴私,谤讪朝政者。” 茅盾 《一个女性》三:“或者他们还要在你面前互相攻讦,讨你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