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草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 名: Takydromus hsueshanensis

俗 名: 蛇舅母、舅母蛇(台语)

英 名: Hsuehshan grass lizard

科 名: 正蜥科(Lacertidae)

形态特征:外型比台产之同属蜥蜴都粗壮,体躯干最长可达6.8公分左右,尾长最大约达体躯干长2倍左右,体躯干长虽为台湾产草蜥属蜥蜴中最大者,但尾巴与身体比例却为台湾产草蜥属蜥蜴中最短者,舌头有明显分叉,腹面为白色,体色以褐色为主。

生态习性:为日行性爬虫,主食昆虫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喜于高海拔碎石坡或灌丛间杂之裸露地面活动,一旦受惊吓即躲入碎石堆缝隙或灌丛内。每次可产约2~6枚蛋,孵化期约31天。

栖地分布:为台湾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3000公尺之台湾中部偏北之雪山山脉和中央山脉等海拔1800~3500公尺高山的山林地区与箭竹林、草原与碎石坡,亦见於人工林道两侧,本种为台湾特有种,数量稀少。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