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音】zuò huái bù luàn
【释 义】春秋鲁国柳下惠夜宿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怕她受冻,用衣服裹住她抱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不正当的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 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用 法】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 例】清·徐瑶《太恨生传》:“所以禁欲窒私,~,正始要终。”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的。”
【反义词】见色起意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士柳下惠夜里在城门借宿时,遇到一无家可归的女子,当夜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柳下惠怕她冻伤,让她坐在自己的怀中取暖,用衣服裹住她抱着她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不正当的淫乱行为
【典 故】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此外,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