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向明(1921—1989),女,原名陈寿萱,又名陈子英、陈黎洲,福建闽侯人。1939年5月,在上海启秀女中读书时加入共产党。启秀女中毕业后,先后任上海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45年10月,担任中共上海大学区委委员。1947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在狱中被害后,杭州爆发学生运动。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上海局调陈向明接替洪德铭担任中共杭州工委书记,担负起领导学生运动的重任。在运动中,她强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发动群众和开展各学校工作上,使浙大学生自治会的改选取得了胜利,并在许多学校发展了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Y.F,在杭高、艺专、省医学院、浙大附中等校建立党的支部。1949年3月,中共杭州市委(地下)成立后,陈向明任市委委员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主要负责学校工作。领导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护校斗争,迎接解放。解放后,随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至福建,担任福建省青委委员、团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学生部长、少年儿童部长等职。后调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正。后担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党组书记。荣获为纪念宋庆龄而设立的“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
2.陈向明,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工大)给排水专业,一直从事给排水及环境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工作,现任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给水专业总工程师兼市政一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建设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给排水与环境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国家建设部科技委地下管线管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给排水情报网东北网副理事长。
设计审查大中型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城市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城市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饮用净水)工程设计等几百项,并取得多项优秀工程设计成果,其中:国家优秀勘察设计表扬奖一项;省优秀可研一等奖一项,二三等奖多项;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进行给排水前沿性课题研究两项,撰写有价值论文多篇。
3.陈向明
职称:教授
1955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6年,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系助理教授;1996年任该校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至2000年,担任北美华裔社会学家学会主席。2002年至2005年,选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社区和都市分会理事。此外,还担任丹麦Aalborg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清华大学等高校或著名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区域社会学和全球化问题的研究。
4、陈向明
职 称 教授
最后学位 博士
个人简历 学历及学位
1978-82: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1984-87: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文体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
1988-89: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9-94: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教学、课程设置与学习环境专业
工作经历
1970-75: 湖南长沙汽车电器厂,钳工
1975-78: 湖南长沙汽车电器厂子弟学校,教师
1982-84: 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教师
1987-88: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师
1988-94: 美国哈佛大学,助教、助研
1995.3.-: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与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战略发展小组成员、元培计划委员会委员
1999.1-7: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学者(Bailol 学院成员)
社会兼职 北京大学:华人与华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委、为光华管理学院讲授“人际沟通技能”课程,2003-
教育部: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2003-;为基础教育司、师范司提供咨询、服务、培训、开发培训资源等,1996-;教育部1997-1999年度高级技术职称学科评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外籍学校认证专家,2003-
其他兼职:中国教育学会理事,2006-;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2002-;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兼职教授,2004-;云南大学客座教授,2006-2008;西北民族学院兼职教授,2000-;国际文凭组织专业发展委员会委员,2004-;《开放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2004-;《教育科学研究》顾问,2004-;《课程研究》编委会委员,2006-;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