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在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理及其应用时,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因而可以引导学生用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来帮助解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从而通过迁移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

案例1、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

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学说观点及启示对这一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得到训练,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学习更加容易。

2、共同要素说:是I·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

3、概括化说:是C·H·贾德于是908年根据自己的实验,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能否发生迁移效应,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概括力高迁移就迁移效应就大,反之,就小。

4、学习定势说:是苏联定势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它强调在学习中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作用。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活动经验。

【应用】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要点:避免不必要的迁移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